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化州空港工业园,化州创业孵化中心在哪

进入第二个“合作年”的詹茂阳,将继续推进“联合连横”。

8月2日,在茂名召开了第二次占茂阳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未来一年的“一揽子”合作计划,在交通、工业、水利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会议明确,三市合力推动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争取“1 1 13”效应。

湛江、茂名、阳江党政代表团在茂名展茂阳召开第二次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刘福明摄

占茂阳有着悠久的传播历史,因为它与人有着相同的精神和密切的联系。如今,三地已经从“单打独斗”变成了“紧握拳头”,为区域发展下好一盘棋。“从第一次联席会议至今,湛茂阳三市已经从原来地理意义上的‘互为邻居’发展成为真正的‘互联互通’,协同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宁凌说。

8月6日《南方日报》 A09版报道《湛茂阳协作进入第二个“合作年” :粤西协同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

互联互通

以交通带动产业发展

计划年底投入运营的湛江吴川机场,吸引了合作各方的关注。

机场位于吴川市塘镇镇,距湛江市32公里,距茂名市38公里。其服务区协调发展属性明显。

湛江提出,愿与两市共同加快建设连接湛江吴川机场与湛茂洋的陆侧集疏运体系,打造粤西国际航空枢纽,提升粤西地区通达全国、快速接轨世界的能力。

湛江吴川机场在建。郭龙碧

三市的共识体现在新一年的合作计划中:“空港”是一个高频词,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空港经济区、文化旅游发展、生态治理等方面。

实际上,自机场建设时起,吴川和化州两地就开始“摩拳擦掌”,筹备各自的空港经济区。共建湛茂空港经济区,是湛茂阳第一次联席会议的成果。湛江茂名签署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对接、交通互联和产业集聚发展。

总结过去一年的协同发展成果,粤西空铁公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是亮点。

目前,与湛江吴川机场配套的汕湛高速吴川支线已建成通车。深湛铁路武川机场段预埋结构工程已基本完成。湛江机场高速公路一期已全面开工建设,二期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

会上,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议题被摆在最重要位置。


这些年,粤西三市均引进临海重大产业项目,区域间沿海产业贸易互通以及对接大湾区产业的发展需求越来越旺盛。“缺乏沿海港口群连接的高速通道,仅靠一条沈海高速公路支撑显然是不够的。”有参会人士坦言。


“粤西要想真正发挥沿海经济带产业支点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把交通当作湛茂阳协同发展的头等大事,以交通带动产业发展。”宁凌分析称。


“加快三市协调发展进程,交通互联互通是基础,也是关键。”阳江市委副书记黎泽林认为,三市应把快速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区域合作的先导性工程。


阳茂高速改扩建项目桥梁施工现场。


这次,粤西三市除了明确共同推动已有规划的交通项目外,还对共筑一体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设施体系作了远景谋划。接连西部沿海高速的粤西沿海高速公路、湛茂阳城际铁路、粤西港口群一体化发展等设想被寄予厚望。为此,三市还将共同争取省级层面的支持。


“粤西三市拥有规模较大的港口、扎实的产业项目以及相对密集的人口,区域一体化发展有一定的基础。”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认为,随着机场、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立体化交通将促使粤西区域内的资源更高效地流通。


产业协作


协力争取更多顶层设计


广东沿海经济带西翼,石化、风电、钢铁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密集分布。“湛茂阳三市协同发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大平台支撑大项目’。”陈鸿宇说,“湛江、茂名大力发展石化产业,阳江以海上风电以及合金材料为龙头,这些产业集群对于广东而言举足轻重。”


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决定了产业发展的协同性。会上,三市确立构建协作共赢的现代产业体系:联动共建地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绿色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区域旅游品牌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集聚区。


茂名石化乙烯基地。李康华 摄


由茂名石化、中科炼化携手打造的茂湛一体化基地被视为湛茂阳产业协同发展的先行者。自中科炼化筹建以来,茂名石化在人员输送和培训、派遣技术小组、支持开工物料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年湛江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全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成为湛江第一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湛江市常务副市长曹兴据说。“十三五”末,茂名石化和中科炼化的年炼油能力3500万吨、乙烯产能180万吨,具备成为世界级炼化基地的条件。


2020年9月,“活力广东、精彩粤西”联合旅游推介交流活动在长沙举行。


文旅产业是三市协作的成熟领域。三市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多年来三市联合外出推广促销,打造“活力广东、精彩粤西”区域旅游品牌。如今,新的协作方向是,强化滨海旅游产业规划衔接、资源整合与差异化发展,串联优质滨海旅游资源,联合打造中国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市还将联手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集聚区。粤西热带作物、水产品资源丰富,三市将在共同做大做强优势种养业、促进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推动特色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等方面努力,联手把粤西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永久性农产品供应基地、国家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位于高州的荔枝种质资源圃和中国荔枝博览馆。杨建雄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三市在谋定协作共赢现代产业体系的同时,也形成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协力争取更多协同发展顶层设计的共识。


“经过一年多的密切合作、频繁交流,更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茂名市委书记袁古洁在主持第二次联席会议时指出,今年上半年,湛茂阳三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0.35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无论是茂名石化产业的生态化转型,还是湛江东海岛重大工业产业项目逐年新增,抑或是阳江海上风电及合金材料产业的比翼齐飞,都释放出湛茂阳三市将协同发展进行到底的强烈信号。”陈鸿宇看好三市协作共赢的前景。


民生服务


补齐粤西水资源短板


受制于地形条件和气候影响,雷州半岛和茂名、阳江沿海区域大部分河流源短流急,自然调蓄能力弱。去年12月底,一项扭转粤西水资源短缺局面的民生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启动。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合江支洞试验段位于茂名化州,施工人员正在作班前安全技术交底。谢润博 摄


“粤西地区自然调蓄能力弱,丰枯变化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随着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设,对供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工程将系统解决粤西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申宏星说。


工程从西江干流向粤西地区调水,477公里供水管线将把粤西各市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也意味着需要各地密切协作。


会上,三市明确要主动沟通配合,及时协助解决好工程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高效率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工程建成后,高州水库将作为粤西水资源配置的重要调蓄水库,从茂名‘生命之库’蝶变成‘粤西水塔’,供水范围包括茂名、阳江、湛江多地的缺水区域,供水受益人口增长三倍,从600多万人扩大到1800多万人。”茂名市水务局副局长刘万强说,目前该工程合江支洞试验段正在茂名化州市“先行先试”,将为主体工程建设提供试验数据。


深化民生合作对接,合力打造共建共享的优质宜居生活圈,正是粤西三地协作的重要方向。


根据合作计划,在医疗领域,三市加强医疗卫生人才交流和疫情联防联控;在生态保护领域,三市协同应对跨界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妥善处置水污染事故和纠纷;三市在政务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工作机制,为三地企业和百姓异地办事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今年正式招生。阳江方面对加强在科研成果转化、学生委培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表达了浓厚兴趣。


此次会议还鼓励延伸三市的合作层次,以产业合作为重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贸交流活动,动员三市更多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合作。


记者观察


产业,产业


粤西三市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由古至今都是一家。然而越是资源禀赋相近的地方,就越容易内斗内耗,三市为此也吃了不少苦头。如今我们看到,三市“握紧拳头”,以抱团发展的姿势畅想粤西大未来。


两年时间举办两次联席会议,三地党政领导齐集一堂,不仅是湛、茂、阳三地深化发展战略,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更是未来粤西地区发展的重要信号——“产业,产业,还是产业。”


在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生态联防联控,凸出的是形成稳定发展空间,中心主题是进一步加强资源禀赋的相似性以及产业发展的协同性。面对相似的地理环境,三地政府提出联动共建地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绿色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区域旅游品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集聚区,这是对粤西区域发展的实时研判,也是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向海跑出高步频,从产业集聚到协同创新,从民生服务到生态联控,湛江、茂名、阳江三地的融合协作逐步走向更深更实更宽:石化产业加速发展,湛江、茂名互动频繁;合金材料项目逐步壮大,湛江、阳江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文旅市场前景广阔,三地联合共塑品牌……湛江、茂名、阳江的多次“牵手”,正是证明粤西三市产业协同度之高。


重大项目频频落子,交通网络趋于完善,资源要素加速流动,湛、茂、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不仅为沿海经济带西翼的腾飞注入了澎湃的新动能,也同时在打开粤西的大未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粤西“三兄弟”重融合,扬所长,向海而兴的美丽画卷将越绘越精彩。


声音


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这次三市联席会议是一次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盛会。湛江将以实际行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湛茂阳三市经济社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共同开创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茂名市委书记袁古洁: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一家人”思想,始终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促进三市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三市的合作必将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为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作出新的贡献。


阳江市委副书记黎泽林:推动湛茂阳三市高质量发展,提升整体综合实力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希望我们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推动湛茂阳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南方日报记者 刘栋铭 韩安东


统筹:刘俊 伍青


【作者】 刘栋铭;韩安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