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打车,转账.
如今,在人们做许多事情之前,
他们习惯扫描二维码。
众所周知,这背后隐藏着陷阱。
扫一下,钱没了,咋整?
案例
“花呗”二维码 引发新型诈骗案
林某在网上通过微信将现金信息发布在花坛分期平台上,并让受害人通过聊天添加自己的微信,通过扫描受害人指定的二维码欺骗受害人将钱转给自己,并承诺提成十到十五分。然后返还给被害人,但林收到钱后不予返还;林某还要求被害人通过支付宝或一些分期平台购买自己指定的商品,发送到自己指定的地址(收件人是假名)。对于指定为空的商品,商家将被害人购买商品的钱退还给自己,但林没有退还被害人。如果他收到货物,就卖给别人,不把钱还给受害者。
近日,河南省汝南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林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扫完发现并非付款码
2016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的贾女士去唐山游玩。返京时打车到高铁站,车费45元。司机扫描副驾驶门把手上的二维码后表示没有收到,说明不是支付码,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贴的。无奈之下,贾女士将45元车费转给了司机。
骑共享单车扫码被骗
2017年初,北京市朝阳区的张先生准备骑共享单车去超市购物,连续扫了两次码,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经过仔细研究,张先生发现车后座原来的二维码被刮掉了,换成了透明的二维码贴纸。
地铁里也有扫码诈骗
北京的孙先生曾经遇到一个学生模样的人,用二维码搜索扫描。此人声称自己和同学在创业,开发了一款软件,需要一定的下载量才能获得投资。于是孙先生扫描了二维码,结果弹出了一个提醒病毒和危险的杀毒软件链接。
办理信用卡险些中招
一天,瞿女士在北京购物时,发现一座商业大楼前的展台旁立着一块展板。瞿女士碰巧对办卡感兴趣。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后,她显示要输入原储蓄卡号、身份证号、办理卡的预约电话和详细地址。瞿女士起了疑心,立即离开了。几天后,曲女士去上述银行网点办理信用卡时,向工作人员提到了当天看到的情况。“工作人员告诉我,我最近没有做任何活动。可能有人用二维码诈骗。”
管理规定
非客户原因损失平台应全额赔付
第十九条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支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险准备金制度和交易补偿制度,对无法有效证明的客户造成的资金损失及时足额支付,保护客户合法权益。
个人泄露账户信息风险自担
《微信支付用户服务协议》 :你应该妥善保管你的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支付密码,短信校验码,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
名、以及用于微信支付的条码、二维码等信息和资料,因您泄露、遗失、复制、转交前述信息和资料而导致的损失,由您自行承担。如发生上述情形,请及时拨打微信支付客服电话:95017。
《支付宝服务协议》:使用身份要素进行的操作、发出的指令视为您本人做出。因您的原因造成的账户、密码等信息被冒用、盗用或非法使用,由此引起的风险和损失需要由您自行承担。
如您发现有他人冒用或盗用您的会员号、账户或者支付宝登录名及密码,或您的手机或其他有关设备丢失时,请您立即以有效方式通知支付宝;您还可以申请暂停或停止支付宝服务。
如支付宝未在合理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您损失扩大的,支付宝将就扩大的损失部分承担责任,但对采取行动之前已执行的指令免于承担责任。
如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拨打 95188 或者通过在线客服等方式联系支付宝。
转错账收款方账户或被冻结
《支付宝服务协议》:他人向您支付宝账户错误汇入资金等导致您可能存在不当获利的,支付宝可能会对您名下会员号或/及支付宝账户暂停或终止提供支付宝服务,或对余额进行止付,且可能限制您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功能。
针对微信支付防转错账的问题,财付通表示,当用户转账资金超过一定额度时,财付通将持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验证,如让用户补全被掩码的姓名等,以保护用户的资金安全。据悉,该项功能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
如何应对
“误扫”二维码转错账怎么办?
1、可联系腾讯客服,客服可尝试协调双方解决纠纷;
2、若协商无果,用户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并联系腾讯客服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取证。
具体操作方式戳链接【转账出错的解决办法】
安全提示
1、千万不要见“码”就刷,要对二维码的来源进行判定,不扫可疑的二维码,不要贪图一些小便宜去扫描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一些发布在来路不明网站上的二维码最好不要扫描,更不要点开链接或下载安装。
2、在用支付宝或微信收支款项时要看清楚,分清“收款码”、“付款码”,了解正在进行的消费行为。对于自己的付款码要妥善保管,不要轻易让他人获得。
3、二维码支付应当选择公认比较安全的客户端,比如一些客户端能够防止二维码被截图,从而防止诈骗分子用来转账。
4、提高在线支付安全级别,使用指纹或者“手势密码”等更高级别的方式。
5、要在手机中安装防病毒安全软件等相应的防护程序,一旦出现有害信息,可以及时提醒和杀毒,以免遭遇短信泄露甚至财产损失。
(人民网微信 ID:people_r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