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40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这标志着2015年成为“历史上最难就业的一年”。
中国大学生如何通过创业解决就业问题
创业也是一种就业。近日,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第一人”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评委会委员张敬涛来到浙江财经大学,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
从促销开始,公司第一笔订单就赚了200万
张敬涛是一个事业有成的70后。他15年前从宁波来到成都,靠卖移动文件柜起家。后来他成立了成都九一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成为青年就业创业的典范,被媒体誉为“西部创业教父”。
“今天不讲道理,只讲故事。真相已经被别人说了。第一次来浙江财经大学,发现校园好大,差点迷路。这说明,即使一个强大的人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也会表现出软弱的一面。”讲座开始时,张敬涛幽默的话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谈起自己的创业史,张敬涛印象深刻。“我记得刚到成都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迷茫地走在街上。一辆宝马轿车快速驶过,脏水溅了我一身。店主看着我,没有道歉就走了。当时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
张敬涛在大街小巷卖便携式文件柜,但他经常被扔出去,但他没有放弃。正是靠着这种坚持,他赚到了第一桶金。
“我用赚来的钱买了一套产品,免费送给了当地档案馆。我只要求档案馆提供一份体验报告和档案馆的通讯录。”张敬涛说,通过这种方式,他宣传了自己的产品,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名声越来越好。
短短两年零八个月,他把一个产品变成了一个产业,成立了“成都九一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三天后就收到了第一份订单,一次就赚了200万。
此时,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
“创业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不仅要靠自己,还要靠别人来见证。只有大家都说好了,才算真正成功。”张敬涛说过,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而是要为成功找理由。创业之初一定很难。成功与出身无关,只与利益有关。只要你尽力挖掘和激发你的潜力,你就能创造奇迹。
他的经历是:创业必须有自信、感恩和毅力
创业并不容易。张敬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想要创业的学生:他们必须有“三颗心”。
“首先,你要有自信。没有人能帮你,只有你自己能帮自己。如果你不能帮助自己,你的世界将会黑暗。”张敬涛说,我们应该相信天才是被鼓励的,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别人,并且相互鼓励可以互相成就。
在创业的过程中,张敬涛也频频遭遇挫折。“拿促销来说,明知人家会拒绝,我还是会绞尽脑汁让对方接受我的产品。对于这些我需要做但不想做的事情,我只能调整心态,自信地告诉自己:我能做好。”
张敬涛还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创业大多靠团队。良好的团队和良好的氛围是创业的最佳条件。
毅力也是需要的。张敬涛说,这非常重要。如果你设定一个创业目标,朝着这个创业目标前进,创业往往会事半功倍。“泰坦尼克号是被冰山击沉的,但它是被水下部分而不是水中部分击沉的
通过张敬涛的另类就业之路,中国大学生应该知道,在当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毕业生应该学会以不同的方式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