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吕东):10月21日至29日,记者随“2020指尖之城”采访团赴杭州、嘉兴、芜湖、合肥、天津五地进行了为期9天的采访,了解各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和生动故事。回顾这几天的行程,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次采访的感受,那就是“享受智慧生活,没有智慧就活不下去”。
三墩镇数字驾驶舱(摄影鲁东)
在杭州西湖区三墩镇,作为“秦青在线”延伸的“民生直报”平台,“人工调查”改为“数据分析”,将“审核材料”改为“无需纸质”。将“逐层发放”改为“即时兑现”,不仅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因材料不全、无法申报而无法领取政府补助的问题。无需提交材料,老人80岁生日即可领取高龄津贴,残疾人每月可获得政府补贴。政策全覆盖,让所有应该享受政策的人都能提高获得感。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口停车信息板(图鲁东)
在年均客流量可达5000万人次的杭州湖滨步行街,为缓解市民的停车压力,湖滨街道区推出“湖滨智慧步行街”应用平台,将步行街周边9个独立停车场的2413个停车位统一作为步行街的配套设施。通过“城市大脑”访问,人们可以了解周边停车场的剩余空位,以及进入街区时到达停车场的行车路线,从以前的“到处找泊位”到“抬头看泊位”
武林商圈公益屏(摄影鲁东)
在安徽芜湖的一次采访中,记者看到了“智慧长江管理系统”,一期工程还在建设中。依托平台监管功能,芜湖市清理整治违法占用岸线项目216个,清理发布长江干流岸线。约26.5公里,清理滩涂土地面积约243.5万平方米,特别是淡水豚保护区核心区域。在拆除非法码头、非法占用砂场、非法修缮造船场地的基础上,
天津港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摄影吕东)
在我国重要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天津港——中,集装箱装载的重要环节“智能解锁站”改变了传统的集装箱码头人工上锁的模式,用机械臂代替装卸工。如今,装卸工只需在车间按下按钮,无人驾驶的集装箱卡车就可以在自动化码头堆场装载集装箱,然后通过集装箱地面智能解锁站、车辆定位、机械臂解锁、自举等自动化操作。这种智能操作减少了装载和卸载。
天津职业大学用“互联网”思维打造高校新型“智慧食堂”(摄影吕东)
在天津职业大学,毕业多年的记者见过自动售米机。称餐数餐制让食堂不再是一餐一餐,而是让学生有权选择吃什么,吃多少。同时,为满足不能在食堂就餐的师生的就餐需求,学校还推出了“校园外卖”服务,将食堂的饭菜在网上销售,在规定的送餐时间将师生预订的饭菜送到最近的就餐柜台。
80岁的老人,还在上学的学生,奔赴基层社区的网格员,码头上吹着海风的装载机,甚至还有“微笑使者”长江江豚.指尖城市点亮智慧生活,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以科技为基础,探索更人性化的基层治理方式,尝试新的更人性化的治理措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道路上,每一个群体都没有被遗忘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