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韩相争,民进党恐遭边缘化?
国民党至今没有整合,似乎郭台铭离党在即,蓝军分裂濒临。对此,亲绿色媒体人士近日撰文称,如果最终是“三条腿的州长”状态,参加蔡英文和韩国瑜的竞选,未必会对民进党有利。如果是蓝色,绿色可能会被边缘化。(郭、蔡、韩、柯,资料图)
陈敏锋表示,韩国雨露民调的持续下降将赋予郭台铭参选的合法性。如果韩国和中国之间的势头太差,蓝营的放弃效应显然会偏向胜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民进党将主力放在韩国的俞身上,维持蓝绿对峙的局面,与第三势力的候选人制造平等的势头,这样就不会出现弃党效应。
所以她直言,关键还是看民意调查,看国民党对郭旺的态度。如果国民党选择主打郭王,副攻民进党,就像2000年国民党与宋楚瑜一样,几乎抢走“大选”版面,到时反倒是民进党有可能遭到边缘化,这是民进党最担心的局势。
郭选有利韩国瑜?陈学圣怒呛:“脑袋进水”
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的观点,比如胡有为等人,认为“参选对韩国的俞有利”,虽然两者原因可能大相径庭:胡是在支持韩国,为国民党加油打气,而陈则是在提醒民进党,或许是希望国民党放松警惕?但无论如何,经过慎重考虑,蓝营还是谨慎对待此类言论,保持清醒的头脑。
国民党“立委”谢圣人陈,在接受中国评论社采访时忍不住破口大骂:
(国民党“立委”谢氏圣人陈,资料图)
如果蓝营如果还有人幻想郭台铭独立参选有利于韩国瑜,那就是“脑袋进水”。是蓝色和绿色的,还有第三组人。应该是柯的当选,这对韩国的俞更有利,因为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陈敏锋举了2000年的例子,说如果国民党不选民进党而是选郭旺当主力,就像2000年的国民党和宋楚瑜一样,几乎抢走了“大选”的版面,反而把民进党边缘化。他表示,过去选举蓝营分裂,一强一弱,弱的都不会被弃保,更何况郭台铭来势汹汹,郭韩两虎相争,没有明显强弱,难操作弃保,到最后只有抢“第二名”。事实上,如果我们将2000年的选举结果与今年的现状进行比较,我们应该会觉得“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年来,正是蓝绿白“三条腿的总督”造成了蓝营分裂,甚至舆论结构也几乎相同。想象一下,柯才真正抢到蔡英文的票。
相信大家都清楚记得最后的结果:连战被国民党中央委派参选,导致台湾省前省长宋楚瑜强烈不满,公开退党参选,宋被国民党开除党籍。最终,蓝营内战确实赢得了很多公众的关注,并敦促了很多选票。然而,它仍然被两个强大国家的分裂所破坏,并被送到陈水扁的绿色阵营。
原因很简单。首先,但重点是,2000年赢的是阿扁啊!“抢走版面”的连战和宋楚瑜一个都没有抢走最后的胜利。甚至可能让领先的候选人及其支持者误判形势。第二,一旦蓝营分裂导致“三条腿总督”,谈“泛蓝”把陈水扁换成蔡英文、宋楚瑜换成郭台铭、连战换成韩国瑜,是不是代入感很强?的整体优势就没什么意义了
局那样:从蓝营出走的宋楚瑜和代表国民党出战的连战两对组合一共拿下了接近60%的选票,但陈水扁只用了39.3%——也就是巩固了绿色基本盘,就赢得了选战。
(2000年台湾大选结果,维基百科截图)
所以,抛开选举的本质去空谈什么郭韩之争会边缘化绿营无异于耍流氓,而过早假设“泛蓝”之间的相互弃保能够奏效,也无非是蓝营缓解整合焦虑的自我安慰,对目前的整合难题于事无补。毕竟,郭、韩的“粉丝特性”各异,又各有一定的基本盘,弃保效应预计有限,要想一军独大并不容易。

(郭台铭阵营近日公布“调和式民调”显示,只有郭、蔡对决的情况能击败蔡英文)
而以目前蔡、郭、韩三方民调的态势来看,又考虑到“韩粉”和深绿的相对稳固,如果郭韩之间仍然僵持不下,并最终都毫无保留投入2020决战的话,那么蔡英文只需全力巩固绿营票仓,就有机会渔翁得利,2000的历史重演并非无稽之谈。
这一点,相信郭、韩团队和国民党中央都已经意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