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
有革命的红船,有江南水乡的田园牧歌,有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当然有引领时代发展的“红船精神”。这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盛产改革故事、演绎一系列奋斗传奇的嘉兴。
5月29日至30日,《辉煌70年奋斗新时代》主编在嘉兴加强“四力”大型采访活动。来自全国85家主流媒体的100多位总编辑和资深编辑记者再次走上革命道路,探索“红船精神”给这片红色土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红船精神”的重要内涵是“开拓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嘉兴,从政府办公楼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红船标识。作为“红船精神”的发源地,嘉兴深化“红船精神”内涵,服务群众,创新发展企业。
深入“96345”社区服务帮助中心进行采访。
执政为民 “红船精神”引领创新服务
5月29日上午,采访团队走进“96345”社区服务帮扶中心。“红船精神”的宣传墙在入口处十分显眼。
“96345”是一条热线,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依托400多家挂靠企业、200多名技术娴熟的社区服务提供者和近万名党员志愿服务提供者,搭建了一个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解决问题的新型服务平台。据了解,自2003年运行以来,帮扶中心共收到市民请求400多万次,完成率100%,回访满意率99.95%。每年收到超过25万个求助电话。“96345”服务平台已成为全省党员志愿服务的典范,是嘉兴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一张金名片。
在参观了社区服务帮助中心的工作流程,了解到感人的故事后,人们不禁称赞其创新的服务。
创新服务在嘉兴遍地开花。比如在雍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可以享受到老人日托、食养康养、兴趣班等一站式养老服务。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智慧养老信息中心享受点对点上门服务。
政府的服务意识也体现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过程中。各级公务员超强的服务意识和执行力背后,有“红船精神”的支撑。
了解数字小镇智能互助公交站运营情况。
创新驱动 “红船精神”引领经济发展
积累了“创造新世界,做第一”的红船基因。借助先行先试权,嘉兴进行了多维度的“深水区”改革。
秀洲区作为嘉兴经济最活跃的新兴城市,也是嘉兴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2015年,秀洲高新区挂着“郭子皓”高新园区的“金字招牌”,致力于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世界知名的光伏新能源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宜居创业新城。高新区还计划在嘉兴桃园建设数字小镇。小镇以中国电子及其36家关联企业、智慧研究院、中电海康、秀洲国家高新区为主体,构建“五个一”,即“一个小镇、一个服务平台、一个研究院、一项基金、一项扶持政策”等内容体系,致力于打造以智慧应用为核心、相关数字经济产业项目为载体,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全国领先智慧应用产业。
集聚区。在嘉兴经开区,创新的力量随处可见。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于2010年7月挂牌成立,是嘉兴经开区发展智慧产业(2.5产业)和集聚高端人才的主要平台,也是开发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重要产业平台。园区目前已引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四维时空智慧云应用、上市公司慈文传媒总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光弘电子华东区域总部、世界500强甲骨文服务外包及人才实训基地、巨磁IC设计等200多个高质量、高科技项目入驻。

网红小哥表演包粽绝技。
勇攀高峰 “红船精神”激发奋斗精神
采访队伍走入嘉兴名企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该公司被誉为“世界冰箱的心脏”。30多年来,加西贝拉已建立了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年产销压缩机3000万台,连续十八年保持产销总量、产品性能、经济效益国内同行三个领先,出口连续十三年位居行业首位……一个个数据的背后,是加西贝拉“走出去”与“国际化”的累累硕果,也是嘉兴书写着从“接轨世界”到“融入世界”的“精彩故事”。
一个技术型企业面对不断出现的竞争对手,30年屹立不倒而且生机勃勃,采访团无不为其强劲的生命力所叹服。“在加西贝拉,我们看到了一家世界顶级企业的风范,领略了嘉兴人艰苦奋斗、意气风发、不畏曲折、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风貌。”中国晚协名誉会长任欢迎对加西贝拉给予了高度评价。
而嘉兴的一家本土品牌老字号五芳斋,其上演的“舌尖上的传奇”更是令人惊叹。以卖粽子闻名的它,不但让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去年还创下了24.4亿元的产值。实现了小产品大企业的逆袭。采访团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并现场见证了曾登上央视的网红小哥袁贵10秒钟包好一个粽子的“绝技”,从中感受了企业以小见大的奋斗精神。
“湛江不缺美食,不缺老字号,却无法演绎这种‘舌尖上的传奇’,缺的是什么?从中我们能获得何种启迪?”在了解了五芳斋的奋斗史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后,本报记者在朋友圈里发出了这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