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报》,热天要多喝水。申城天气持续发高烧,饮用水消耗量相应增加,增加了桶装水送水工人的工作量。这一天,气温攀升至39以上,记者在烈日下跟随一名送水工人穿过大街小巷,全程打高温送水。
“今天的量不算多”
早上7点,记者来到位于天宝西路的上海正光和饮用水有限公司玉田水站。据了解,这是一个中型水站,其分布范围为西起体育俱乐部路,东至四平路,覆盖虹口曲阳地区。玉田水站负责人葛世成说,这个水站成立18年了,他在这里工作了10年。目前包括他在内,整个水站有3个人。
在水站的桌子上,有两张打印好的纸。这是分发名单。“这是公司总部发来的分发名单。两块加起来约70桶,再加上在水站直接订购的瓶装水,约为90桶。”葛世成说:“这是今天早上要送的瓶装水数量。这个数额不算太多。”
当记者与葛世成交谈时,送水工人林韦君正在将一桶桶水从供水站装上送水车。没多久,卡车就装了十几桶水,准备出发。离开前,葛世成把两瓶冰镇盐汽水放在林韦君的车里。
送水顺序有讲究
林韦君,江苏盐城人。他说他在这个供水站当了三年送水工。
7点半左右,第一辆车从瓶装水开始。和过去蹬三轮车相比,现在的水车都配备了电池,省了不少力气,速度也加快了不少。首先,我来到了密云路的一个老式公房小区。没有电梯,供水只能一个个爬楼梯。第一个顾客住在5楼。林韦君从车上卸下一桶水,然后扛着它大步走上楼梯。当记者跟进到4楼时,他已经收了顾客交的水费,拿着一个空桶下来了。当我下楼时,我很快就把记者留在了后面。当记者惊叹他的速度时,他笑着说,他习惯了。运水车来到同一个小区的另一栋楼。顾客住在4楼,点了两桶。这一次,林韦君把肩膀换成了手提的,左右手提着一桶水,迅速上楼。下一个,在天宝西路的一个老式公房小区,没有电梯,住户在6楼。爬楼梯是水管工每天锻炼的基本技能。
发送的用户都是居民,没有企业客户?面对记者的提问,林韦君解释说,第一班车送得早,居民家中有人,所以一般是先送,而单位往往不开门,所以送得晚。当然,那些早开的单位也会早送。
收入与送水量挂钩
与居民用户相比,单位用户送水的劳动强度要低得多。单位有电梯,不用爬楼梯,单位订单也大。第一辆车的最后一个客户,四平路的一个单位,一共订了5桶,直接放在一楼,没有上楼。
因为老顾客熟悉,第一瓶瓶装水半个多小时就送到了。不过,期间也有烦恼。在居民家里,敲门从来没有人应过。林韦君随后打电话给订水的顾客,对方说家里有人。然后他又敲门了。过了很久,里面的人打开了门。林韦君说,有时候顾客不在家,经常会发生他们“关起门来”送水吃的情况。
林韦君说,收入与供水量直接相关。目前,送一桶水可以赚1.8元的佣金。就他的个人情况来看,他的月收入在5000-6000元左右。
记者离开时,林韦君和葛世成正在运水车上装水桶。很快,第二辆车就会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