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有干劲的微信群名,团队工作群名

大坝上的“快递阿姨”——蒋家岭村妇联主席江秀华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蒋家岭村的妇女有一个专门的微信工作组。这个团体的名字叫“蒋家岭妇女工作小组”,有378名成员。

“梯家湖很危险,住在低洼处的人要迅速撤离。”“大家都来彭耀祥家门口救人了。”“今晚急需妇女拿包填泥,邀请妇女参与防汛抢险。”从7月初开始,村妇联主席江秀华每天都会在群里发布防汛抗洪信息。这里的危险来了,会有救援,而且人手短缺.

村里还有两个由妇女组成的防洪队。一个是冲上微博热搜的“广场舞阿姨团”,一个是贴心关爱战士的“母爱团”。

这是一场与洪水的时间赛跑。水位上涨,堤高码,人心越聚越多。

“洪水不退,我们也不退”是抗洪武警和蒋家岭村妇女的决心。

要紧关头

7月15日上午,我们在蒋家岭村委会见到江秀华时,她正准备把一个装着沙子的袋子送给大堤上的抗洪武警。

江秀华

她的皮肤被晒黑了。脖子上前天中暑留下的紫色淤青还没消退。我的声音嘶哑,无法提高声音。早上搬水塔的时候,右手手指也被割了一个两厘米长的洞。“只要河堤不倒,我的苦就不算什么。”

大堤湿滑泥泞,两岸涨水。一边是几乎等于大堤的河流,另一边是一望无际的湖泊。江秀华在乱流中骑着一辆电动车。在路上可以看到村里靠近长江的居民楼地下室已经被淹了。

长江姜维嘉陵段

7月7日以来,蒋家岭村进入关键时刻。

7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也是蒋家岭村迎来“大考”的日子。江秀华请假去鄱阳县接儿子参加高考。

下午4点,离她儿子完成数学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她在“沭阳县长江防汛指挥部”微信群里收到一条消息:“7月7日15时,鄱阳湖水位20.11米。超警戒水位为0.61米。”

江秀华的心不紧了。

蒋家岭村是上饶市鄱阳县鄱阳镇的一个行政村,毗邻长江。长江圩江家岭段作为当地防洪的重要防线,关系到鄱阳县的安全。此前,由于持续强降雨和上游泄洪,长江水位一直居高不下。没想到,洪水还是超过了警戒线。

村民齐心协力抗洪(受访者供图)

第二天,河水继续上涨,长江就像一条“悬河”。紧急情况下,男人去堤坝,女人做后勤。一大早,村里的干部群众自发组织紧急救援,打包了第一批沙袋。

大雨中,江秀华骑着自行车从考场出发,直接进入了防汛“战场”。一路上

,雨势很大,她的衣服湿透了,眼晴几乎睁不开。


照这样下去,圩堤极有可能会倒。要是淹了田地,淹了村庄,怎么办?!她一时感觉“天要塌下来了”。


他们来了


千钧一发的时刻,7月8日下午,武警江西总队500余名官兵抵达,坚守昌江圩堤一线处置险情。


抗洪武警在奋战


“他们来了,我们村民心里就踏实多了,也有信心了。水位一蹭蹭地涨,我们这个圩堤也在蹭蹭地码高。”如果光靠村民抗洪的话,江秀花不敢想象现在会是怎样。


武警们手提肩扛,跟时间赛跑,抢筑了一道“生命防线”。村干部敲锣,叫群众转移。江秀花和村干部赶忙把村委会一楼的资料等贵重物品,搬去了二楼。当晚,江秀花一直忙到夜里11点多才回家。她走时,武警们还在圩堤上紧张地加固圩堤。


7月9日,一整天都在下雨,武警们一整天都在抢险。“什么地方危险,他们就往什么地方扑。”码沙袋、拖沙包,加高、加固,他们干的全是力气活。雨一直在下,他们浑身湿透了。


江秀花为武警送绿豆汤(受访者供图)


江秀花想劝他们到好些的地方睡一下,让他们睡到邻居家里。他们不肯。有个武警跟她说:“阿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睡。睡了,反而会着凉、会生病。”


干好了,他们才休息一下。要么在圩堤上坐一会儿,要么在阴凉的地方靠一下。他们吃在地上,睡也在地上。他们睡觉,就跟平常人午休一样,不是“正规的睡觉”,就是“打个盹”。


很多武警跟她的儿子差不多大。“为了守护这里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吃了很多苦!作为父母,看了肯定舍不得。”


“快递大妈”


江秀花的家就在附近镇上,骑车只要20分钟。从9号出来到现在,她没回过一天家。“家里的事暂时顾不了,圩堤上汛情危险,我也没心思回家。”


今年48岁的江秀花,还兼任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扶贫专干。动员转移、组织巡逻、采购对接、采集数据、打扫卫生……她跑前跑后,马不停蹄地奔波。有时忙到深夜12点,有时是凌晨1点多。还有几次,一直忙到了凌晨3点。


7月9日,水厂被淹,自来水停了。一连几天,江秀花都是骑电动车到村民家里打水、提水,再拎到村委会。她和村里的妇女想给武警们煮绿豆汤喝,也没有水,只能买矿泉水来煮。


用水是个大问题。不少武警两天没洗澡,还有的三四天都没洗。江秀花先是买来水泵、电线和水管等材料,解决了人力打水的问题。之后,她又找水电工安装自来水,解决了用水不便的问题。


一开始,救灾物资还没到。村民们自发捐钱,给武警们买必需品。水、纸、床被等日用品,蚊香、创可贴、藿香正气水等药品,水泵、钳子、胶带等工具……武警缺什么,江秀花就第一时间骑着电动车,赶快给他们买来或借到。


有人送她“快递大妈”的称号。


她们仍在奋战


江秀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江家岭村共7个村组。村妇联共8个妇联干部。除了江秀花,还有1名副主席和6名执委,她们各监管一个村组,协助江秀花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工作。


村妇联副主席江紫花,连日来与江秀花并肩作战,为武警提供上厕所和休息的地方,同时负责动员妇女参与到防洪抢险中。


村里,还出了两支由妇女组成的防汛队伍——“广场舞阿姨团”和“妈妈爱心团”。两个团的妇女,虽然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却干劲十足。防汛抢险、后勤保障,处处都有她们的身影。为抗洪英雄送温暖的人,不断在村里涌现。


江秀花的儿子(左一)参与抗洪


江秀花的儿子参加完高考,也跟着她到村里上堤,帮武警牵袋子填装沙土。“作为年轻人,他也想为家乡出份力。他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感受到武警战士与洪水作斗争的那种精神。”江秀花说。


在江秀花看来,妇联工作就是与妇女有关的事都做。“妇女能撑半边天,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


江秀花(左一)她们仍在奋战


像江秀花一样的村妇联干部,还有很多。她们踏踏实实,作为妇女群众的“领头雁”和“娘家人”,在防汛救灾中汇聚起妇女群众前行的力量。


洪水正在退去,日子正在回归,她们仍在奋战。


来源/东方女报


记者/王苑


图片/彭世民


编辑/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魏爽


视频 | 风雨中的“她力量”


在广西抢险抗洪第一线,她们是乘风破浪的“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