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新手炒股怎么入门,怎么买创业板指数

4月a股交易时间已经结束。整体来看,与2、3月份的低迷表现相比,4月份a股出现反弹,三大指数整体上涨,其中创业板指数反弹最为明显。4月上证指数上涨0.14%,深成指上涨4.79%,创业板指数上涨12.07%。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a股5月1日至5月5日休市5天。假期过后a股会怎么样?机构分析指出,短期市场有坚实基础,但春节以来的调整尚未结束。如果流动性不反转,股市整体趋势不太可能突破,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创业板指4月累计上涨12% 整体上涨动能不强

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三大a股指数涨跌互现。上证指数跌0.81%报3446.86点,深成指跌0.18%报14438.57点,创业板指数涨1.31%报3091.40点。

整体来看,4月份a股市场进入动荡过程,三大指数均上涨,但沪深指数涨幅不大,4月上半月有所反复,主要涨幅出现在4月下半月。除创业板指数因2-3月大幅回撤强势反弹外,上证指数和深成指变化不大。wind数据显示,4月上证指数上涨0.14%,深成指上涨4.79%;创业板指数增速达到12.07%,从3月底的2700点上升到3000点以上,累计涨幅超过300点。

虽然4月份有所上涨,但上证综指和深成指并没有抹平此前的下跌。截至今年4月30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仍呈下跌态势,分别下跌0.76%和0.22%。成长型企业市场指数今年迄今上涨4.22%。

银河证券分析师曾万平指出,受海外疫情恶化、流动性收紧预期推迟、美债利率下调、中国出口和经济优势重新显现、核心资产和上游资源表现突出等因素推动,4月市场出现反弹,但上行动力不强,主要表现为“低量增、重量降”,市场情绪仍相对低迷,市场持续性较差。

民生证券分析师李锋指出,过去两周反弹非常重要的宏观环境是对流动性的担忧有所缓解,这表明美国实际利率阶段性下降,美国实际利率与美股、a股、港股高估值的核心资产直接相关。在此期间,外资的流入也是支撑这轮二次反弹的核心动力。4月,在美国经济数据走强、通胀高于预期、疫苗接种过程相对稳定的背景下,美债呈现明显的盘整下行调整。然而,美国实际利率的下降趋势或巩固是不可持续的。这一轮海外经济的复苏,尤其是美国,预计将在下半年见顶。在持续的基本面增长下,名义利率仍将带动实际利率上升。

5月A股怎么走?分析趋势性突破可能性不大 结构性机会仍存

至于5月a股走势,市场更关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变化。一般来说,大多数机构不会对市场前景给出普遍乐观的预期。

最近,海外疫情有所反弹,尤其是在印度,那里出现了新一轮疫情。自4月22日以来,印度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8天超过30万例。截至4月29日,已确诊1837.65万例,死亡人数已达20.48万人。

银河证券分析师曾万平指出,近期海外部分国家疫情有所恶化,但美国等主要国家生产并未受到明显影响,需求仍在恢复。印度和智利的疫情影响了供应,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优势和高生产景气。但总体来看,疫情后修复的逻辑更有利于发达经济体,以及中国经济的放缓

流动性方面,民生证券分析师李锋指出,中美利率上行最快的时期已经过去,但美国利率相比国内仍有上行空间。在国内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如果流动性不逆转,股市整体走势不太可能突破。

" data-gid="1352802" qid="6527570473096582414" mention-index="0">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等指出,对于权益市场,短期稳固基础,调整尚未结束。短期在防风险政策和基本面稳健的背景下市场仍有稳固基础,但是春节以来的市场调整期尚未结束,高估值板块仍然承压。一方面,国内经济出现了边际转弱的信号,市场需要1-2个季度的时间确认程度;另一方面,金融政策的防风险效应对于流动性的影响也需要1-2个季度才能完全体现。但是中长期来看(3个季度以上),股票配置仍优于债券,权益市场的调整速度还是较快的,在不确定性出清后,市场有望在三季度迎来逐步回升。


投资者如何配置?业绩抬升个股有望受到更多关注


近期,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大部分披露完毕。整体来看,上市公司盈利出现修复。根据中金公司数据,2021年A股业绩在低基数下实现高增长,全部A股、金融、非金融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增长53%、7%、167%,相比2019年一季度年化复合增速9%、3%、15%,有较大提升,尤其是非金融公司业绩。


行业方面,同比增速较快的行业主要为偏周期的钢铁、有色和化工,以及汽车、计算机等;同比负增长的行业仅有房地产。从增长质量来看,2021年一季度A股非金融公司年化ROE回升至9.7%,净利润率抬升至5.6%,创下了2012年来的最高值。


中金公司指出,除少数行业外,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尤其是非金融部分相比2019年同期保持双位数以上的年化增长,且从增长质量上也有所改善,表现为杠杆率下行及利润率的上行。未来,受基数影响非金融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或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在现阶段至中报披露前,业绩增速在中报期维持较高增速甚至相较一季度逆势抬升个股有望受到更多关注,可在目前时点做自下而上布局。


民生证券分析师李锋提出,进入5月份,风险偏好会开始下移,配置上也要相应向估值和业绩匹配的方向开始调整。一是行业高景气,且估值较为合理的科技股,包括半导体、面板、锂电(包括相应上游的机械和材料);二是前期景气度下行,但股价对利空也基本消化了的消费电子、云计算、保险,这几个方向可能短期没有催化,但持有的安全垫较高;三是一季报超预期,兼具海外疫情再起,供给恢复受阻大宗价格上涨的有色、化工。


渤海证券分析师宋亦威推荐估值低位及情绪低位的板块,建议关注计算机、通信、银行、房地产、交运等板块。对于科技(包括芯片、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智能驾驶等)、碳中和(光伏、风电、新能源车等)、军工等领域,则关注估值是否已回归到合理水平,抱着更长期的视角进行配置机会的再判断。


华西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认为,总体来看,二季度企业盈利向上的趋势较为确定,但抱团板块的高估值还尚待消化,A股趋势性机会还需等待更多信号。风格层面,有望持续从大盘、高估值向中小盘、低估值风格扩散。资产配置上建议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去年疫情受损、短期景气回升的顺周期行业,如航空、旅游、酒店等;二是高股息率行业,如钢铁、银行等;三是主题上可持续关注十四五规划相关个股,如碳中和。


中信建投指出,从行业比较来看,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在利率边际放松的情况下会持续表现。另外,由于去年低基数的原因,2021年4月PPI将持续上行,预期能够达到8%左右的水平,不排除周期板块二次上行的可能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编辑 陈莉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