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青岛市崂山区王各庄街道的“同行屋”里,许明哲和一些特殊的孩子做完饼干后,大家对着镜头赞不绝口,分享着自己的喜悦。许明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患有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症、多动症等疾病的特殊儿童能够在成年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当父母老了以后,就可以赚到一些收入,依靠他们。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邰雪超摄
在青岛崂山区王各庄街道,有这样一个特殊而有爱的地方,——,“同行者之家”。在这里,有30多名患有先天性疾病的特殊儿童,他们学习唱歌、演奏葫芦丝、背诵古诗和学习一项技能。在创始人许明哲的关怀和教导下,孩子们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把他的妻子和女儿带回中国做公益
1月10日,记者前往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王各庄街道的“同行之家”。“同行之家”的创始人徐明哲是一个真正的“学霸”。他在韩国学习并获得纳米高分子材料博士学位,后来定居美国。他本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却选择了放弃一切,实现了回家的夙愿。
当被问及许明哲创建“同龄人之家”的原因时,他说:一是因为小时候父亲酗酒,经常有暴力行为。夏天的篱笆,冬天的牛棚,让他觉得最有安全感。地点;母亲是孤儿,无依无靠,“照顾好母亲”给了他成长的力量。这种经历让我很想帮助遭受过家暴、单亲或者失去双亲的孩子。
此外,在韩国读博士期间,15个月大的女儿突然发高烧,休克,医院甚至发出病危通知。“当时我发誓,如果孩子能活下来,我会心存感激,做更多的好事来回报这份礼物。”
幸好孩子醒了。因此,他毕业后,在美国工作了6年,他决定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中国,实现他最初的愿望。
许明哲教残疾儿童做蛋糕。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邰雪超摄
拿出积蓄,打造“同辈之家”
从哈尔滨到昆明,许明哲走遍了全国七个城市,最终选择了气候宜人的青岛为特殊儿童“筑巢”。2011年,许明哲存了几十万元在即墨成立了“同行之家”。2017年底,“同行之家”搬迁至崂山区王各庄街道。他租了一栋1000平方米的旧厂房,投资40万元给孩子建了一个新的“家”。
许明哲介绍,这里的孩子年龄从七岁到二十岁不等,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自闭症、唐氏综合征、多动症、语言或身体障碍等疾病。他们大多是青岛各区的特殊儿童和部分农民工的子女,山东省其他地区也是慕名而来。
“我想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希望。”许明哲说,这些孩子大多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大多没有工作,经济来源无法保证。许明哲每天和孩子们呆在一起。也许别人会觉得生活无聊,但他和妻子感到幸福和满足。“在这里,他们不用支付任何费用。我们将尽力为孩子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饭菜、御寒的衣服,培养他们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
带着孩子一起创业
从最初的五六个孩子到最多54个孩子,“同辈之家”吸引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关注,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他们时不时来这里看望残疾儿童,给他们带礼物和日用品,陪孩子玩耍,在照顾下变得阳光开朗。一些志愿者也主动留在这里,教孩子们唱歌、玩乐器、画画、玩游戏,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流。
然而,“同行之家”的空间和条件是有限的。许明哲表示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宽敞的地方,能够招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能够为孩子做点什么,我觉得很有意义,我的妻子和女儿也支持我继续做下去。我现在48岁了。今后,我将致力于此,坚持公益事业。”许明哲说。
他想做的不止这些。许明哲对2020年和未来有进一步的规划。“我想带着孩子创业,教他们一门技能,让他们成年后能够自食其力。”许明哲介绍,经过两年的筹备,“同行之家”现已成立面包店,还可以经营茶叶和蜂蜜。儿童不参与生产过程,但可以进行包装、贴标和清洗,从中获得的利润可以作为儿童的劳动报酬。“如果这个事业能够发展壮大,这些孩子长大后就可以谋生了。即使父母老了,也可以依靠老人,依靠老人。”
(齐鲁晚报齐璐珍记者邰雪超实习生优雅干净)
找记者、报道、求助,各大APPlication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他们的材料!我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