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村级报账会议记录模板,购买办公设备会议记录

“检查组来了之后,我们终于用上了更可靠、更安全的电。”“解决了空巢卫生站无人就医的怪现象。”“追回乡村振兴发展资金25万元。”.

2018年,梅州在全省率先开展村庄检查。三年来,梅州全面覆盖2240个村级党组织,监督探头延伸到村级“神经末梢”。一批痛点、难点、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据统计,目前,梅州共发现村级巡查问题22091个,移交问题线索1674条,立案查处822件,党纪政纪处分711人,移送司法机关24人,推动解决民生实事586件。

2019年12月,省驻村检查推进会在梅州召开。与会人员参观并听取了城东镇渝水村的考察情况。

巡出真问题:

因村施策 2240个村(社区)分类推进

“组长,我对这个项目感到棘手。”2020年10月,五华县委第三检查组对七岭镇某村进行了检查,在检查该村工程时发现了一些疑点。

财务账本显示,2019年1月至3月,该村对某区域的水镇进行了两次清理。清洗长度分别为1.69公里和1.8公里,清洗费用分别超过4万和6万。

两个项目上报的施工合同、会议纪要、照片等资料都是齐全的,但为什么工程量和费用相差2万元?

据检查组调查,该村总面积2.1公里,其中2017年仅修复300米,其余1.8公里未修复。2019年没有对水进行维修和清洗,所以报销的工程合同是假的,照片也是从2017年清洗和维修的水中拍摄的。

经检查,线索已按相关程序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村级监督薄弱,农村党员干部微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直接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大埔县委巡察办工作人员进行入户巡察。

梅州有8个县(市、区),2240个村(社区)。不仅分散点多,情况也大不相同。如何准确找出真正的问题?

梅州坚持分类指导、村庄政策。在检查结算前,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信访量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根据是否列为全省贫困村、是否列为党组织软弱涣散、是否有黑恶势力,将全市2240个村(社区)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问题较多的村,约占总数的30%;第二类是问题村,约占总数的30%;第三类是问题较少的村庄,约占总数的40%。”梅州市稽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有针对性的政策,形式与效果并重。根据规定,梅州通过市委提升检查、县级常规检查、镇村巡察、问题较多村专项检查等方式开展重点检查;对于存在共性问题的村和问题较少的村,各县(市、区)要整合镇街力量,以“协调县委、异地交叉、一个N支”的方式进行常规巡查。

梅县区委巡察办工作人员对进村入户情况进行了核查。

size:15px;">在基层,“熟人社会”是监督一大难题,如何破解?梅州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梅江区采取“三个排查”,即紧盯重点项目、排查重点资金,围绕疑点询问关键人、排查重点人群,针对补贴对象走访左邻右里、排查重点问题的方式开展巡察;梅县区开展异地交叉巡察,最大限度减少人情干扰,防止“巡不深、察不透”;平远县将巡察内容分解为10个大项、55个小项,对村开展“清单式”巡察,精准发现问题。


在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下,梅州巡察全市2240个村(社区)党组织共发现问题22091个。


巡出获得感:


立行立改 推动解决民生实事586件


“巡察组来了以后,我们终于用上了更加可靠、安全的电。”谈起中行村多年来悬而未决的用电难问题终于得到有效解决,村民易老伯竖起了大拇指。


事情回溯到2019年,平远县委第四巡察组对中行镇中行村开展对村巡察时,该村群众反映矮地村民小组等8个村民小组存在用电高峰期经常断电和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据村民介绍,这一问题已存在20年,却迟迟得不到解决。


原来,当初政府投资兴建小水电时动用了该村集体土地,为回报村民的支持,当地电费一直低于市场价。农网改造时,部分村民担心农网改造后会提高电价,导致意见不统一。再加上该镇水电管理所负债经营等原因,农电改造一拖再拖,久而未决。


随着村民生活用电与日俱增、供电线路老化,用电不稳、断电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威胁着村民的用电安全,更是让村民苦不堪言。


了解到事情原委后,巡察组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中行镇党委。在巡察组协调督促下,镇党委、村“两委”成立网改工作领导小组,迎难而上,主动作为。


在巡察推动下,中行村8个村民小组近300户村民已全部签订《用户承诺书》,同意进行农网改造。其中两个村民小组已完成农网改造,其他仍在推进中。


整改后,中行镇中行村村民用上了稳定的安全电。图为巡察组联合相关负责人检查村中变压器建设情况。


党的群众工作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农村。对村巡察开展以来,梅州始终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把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为关注焦点,深入查找党组织建设、惠农利农政策落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立行立改、真改实改。


金山村位于蕉岭县南磜镇中部,辖7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121户,人口453人;全村总面积13.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4.17亩,是名副其实的“小村”。


2020年5月,蕉岭县委第三巡察组入驻金山村,在查阅金山村账目时,意外发现一张私人老板借村里25万元的借条,这明显不符合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巡察组第一时间约谈了村里的财务、理事会成员、村“两委”成员和相关镇干部。经了解,该款项是上级部门下拨给金山村用于乡村振兴发展的专项资金,金山村理事会却擅自将该款项以计息作为利润的形式于2019年4月12日借给在该村投资漂流项目的老板,但直至巡察组到来,私人老板仍未支付给村里一分钱利息。


在掌握具体情况后,巡察组向金山村发出了《立行立改通知书》,最终顺利将25万元借款追回。


“希望理事会这回真的好好规划、认真商讨,把钱合规合法用对地方、投在有收益的行业,真正用好乡村振兴发展资金,壮大村集体收入,造福人民群众。”一村民在得知金山村乡村振兴发展资金在巡察组的督促下被追回来时激动说道。


“对村巡察根本目的就是帮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梅州市委巡察办负责人说,对村巡察开展以来,梅州已推动解决民生实事586件。


巡出高质量:


以案治本,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巡察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狠抓整改落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2018年梅州一举铲除了盘踞江南新城一带10多年的三角镇上坪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梁义章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


三天后,梅州市委第四巡察组对上坪村进行提级巡察,指出上坪村存在村集体“三资”管理违规违法、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等19项突出问题。


梅州坚持镇村同责、镇村同改,实行向镇、村党组织同步反馈,层层传导压力。在此次对村巡察整改中,督促三角镇、上坪村党委严格对照巡察组列出的“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切实担起整改主体责任。


巡察整改后的上坪村村务公开透明,图为村民查看村务公开栏。


梅州坚持边巡边改、立行立改。针对上坪村村账监管形同虚设的问题,梅州成立清查小组对“三资”和征地拆迁补偿、补助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并积极开展基层蹲点调研督查工作,广泛收集民情民意,了解群众诉求,推动多年受阻的客都大桥东端线顺利通车,并新建党建长廊,改造约亭顶公园,加装太阳能路灯……


为进一步巩固以案治本成效,梅州市纪委监委对梅江区下发《监察建议书》,要求认真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同时形成《透过梁义章系列案分析梅江区政治生态》调研专报,为梅江区政治生态“号脉”。


经专项督查推动,梅江区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评估,建立完善重点制度60多项,进一步压实了管党治党责任。


巡察整改后,三角镇上坪村党建长廊已成为党员群众学习党建知识的主阵地。


经过数年来整顿,上坪村由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党建先进村、从“梁义章自治”变成村民自治,一大批民生实事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由“黑”到“红”的转变,重新凝聚了民心。有村民自发写感谢信,感叹“黑暗上坪又光明了”。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对村巡察以来,梅州针对巡察发现的财务管理、“三资”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督促县镇开展专项治理,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进行规范,进一步强化村级权力监督,增强基层治理实效。


至目前,梅州对村巡察共发现的22091个问题中,有18849个已整改,整改率达85.3%,制订完善制度文件3378项,彰显了巡察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全媒体记者】魏丽文


【通讯员】廖锦洪


【来源】客都清风


【作者】 魏丽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