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批新三板上市,并于11月15日敲钟上市。此时,距离卢等四位年轻的“制造者”创立这家专门从事游戏笔记本设计、研发和销售的公司,只有四年半的时间。
“创造者”指的是努力将想法变成现实的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Maker”从出现到风靡全国,一直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永恒引擎。
在翻天覆地的40年里,从风靡一时的“下海”到如今随处可见的“做市商”,创业因改革开放而活跃,创业也推动了改革开放。
源起:在两段不同的时期做出了同样的贡献
1991年的一个冬天,一个裹着羽绒服的年轻人从北京来到深圳。他发现春天它还在盛开,他的好感倍增。他叫陈志烈。当他来到这个城市时,他手里拿着“铁饭碗”。他没有意识到命运的轨迹在这一刻悄然改变。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后,国务院修改废止了400多件限制经商的文件,一批公职人员响应号召投身商海。一时间,“出海”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热门话题。
年轻的陈之烈也开始心动了。有一次,陈志烈和几个同学朋友一起吃饭,在场的六个人中有五个人拿出了新的名片,上面有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头衔。原来大家都是自己创业。这一次,聊得最多的话题是创业经历和市场经济。
“陈之烈,你也创业了!”在朋友的劝说下,陈志烈彻底放下了心事。1993年,陈志烈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退出了中国航空工业设计院子公司的“铁饭碗”,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EVOC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加入了“出海”的大潮。
据有关统计,1992年至少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经商。也是一群勇于“出海”的“潮人”,推动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改善了国家的经济结构,打破了“重政轻商”的思想禁锢。
进入21世纪,在另一座海滨城市青岛,陆等四位年轻人也对电脑充满了热情。他们是海尔集团计算机部的员工,一个80后主管,三个80后男生,待遇优厚,工作热情高涨,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电脑游戏。他们经常抱怨用笔记本电脑玩游戏的缺点。正是这种共同的爱好和吐槽改变了四个人的生活。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关村时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2013年底,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在年会上提出了“人人制造一个制造商”的口号。
“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不如我们一起做一款高性能的游戏笔记本吧?”2013年,雷神科技的雏形就在这种环境下建立。2014年1月15日,第一代雷神笔记本上线,21分钟内3000台电脑售罄。
设计雷神笔记本的初衷是只有少数爱玩游戏的男生想打造一款“自我满足”的游戏笔记本。鲁等人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第一批“制造者”。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制造者”一词也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然后
而来的一项项有力举措,让“创客”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创客活跃于移动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文化、艺术、建筑、医疗、服装等众多领域,他们在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脱颖而出,也反哺推动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下海’的时代意义是‘盲目中,选择轨道的运气’;‘创客’的时代意义是‘理智中,敢为人先的勇气’。”上海大学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于晓宇教授说。
成长:经历着不同的风雨诉说着同样的故事
陈志列“下海”初期,公司主要从事关于工业电脑产品的代理。但他通过技术消化和市场判断后,“有一个非常冲动和自信的想法,如果我们来做的话,绝对不会比外国人做的差。”自此,陈志列的公司开始致力于自主研发。
多年来,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创新技术、印证“奇迹”。如今,该公司拥有730多项专利和1300余项非专利核心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在市场份额和产品技术领先性方面已经连续十一年位居同行业全国第一、全球第三。2018年8月,陈志列荣获“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
跨越近30年的时空,雷神科技的小伙子们似乎在重复陈志列昨天的故事。尽管他们是不同年代的创业者,但却拥有着同样的特质、同样的创新精神。
借助大数据分析、互联网交互的优势,以及海尔集团提供的小微创业平台,短短几年,雷神笔记本已经进行了十次迭代。而且,雷神产品也在针对海外用户的喜好进行调整,如今已成功进入了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改革开放之后,企业家精神体现的是学习、模仿、创造。创业者在引入、创造新事物、新规则和新制度。”于晓宇教授总结道,“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体现了创新、社会责任。他们带领更多的人共同走向富裕。”
“改革开放让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但‘下海’与‘创客’都是经历千辛万苦而初心不改,要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前行。他们用热情与理想,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创新精神,融入了经济发展,也推动了经济发展。”中国社科院青年学者刘雁鹏说。
未来:纷繁复杂的局势下拥抱着同样的梦想
“小平南方谈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没有小平南方谈话在深圳掀起的投资和创业热潮,如果当时我不是在深圳,我很难想象我会创业。”陈志列深有感触地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陈志列。”
“把研祥的产品打造成为中国特种计算机的第一品牌,让民族科技走出世界,让国人为之骄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陈志列有了更多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他对自己企业的定位也更加明晰,前景也更加光明。
“‘双创’给了我们无比优越的创业环境。雷神科技从创立到发展,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也得益于国家对游戏竞技的解禁,我们完全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路凯林如是说。
“华为能想制作世界上最好的手机,联想能想制作世界上最好的笔记本电脑,我们为什么不能想冲击世界上最好的游戏笔记本?”在电话采访路凯林时,明显能够感受到这个年轻人向世界挑战的信心和冲劲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日均新增企业1.7万户,比上年增长9.9%。截至2017年底,我国新三板、创业板企业分别达到11630家和690家,独角兽企业164家,越来越多的创客、创新爱好者以及普通民众参与到创业创新的大潮中来。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的创业者们用创新与品质应对各种挑战,用自信与奋斗迎接新的机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党的十九大提出,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面对挑战与机遇,于晓宇教授认为:“中国创业者们应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