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创业精神 创业障碍分析

在目前的环境下,年轻人创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有人说是个人能力,只要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就能成功创业;也有人说资源是有限的,一个年轻人拥有多少资源和人脉,是他事业成败的关键。但是每个人都是成年人,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有能力有资源就能创业成功吗?

如果要我说,创业会不会失败,从一开始就几乎注定了。因为大部分失败者根本没有组建团队的能力,集体意识接近于零,这怎么可能成功?对于创业来说,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拉起一个团队,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效益。没有一个企业家是被单独杀死的。阿里不是马云的阿里。支付宝背后是一个能挤进全球青年科技创新英雄榜的工程师;华为也不是任的华为。华为诞生时,依靠冀平、张琰琰这样的金融服务,帮助其一次次克服困难。

在我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十年的成长经历就是怎么提高一分,杀了几千人。它只强调竞争,不宣传合作,只宣传单枪匹马和个人优秀。很少有人告诉我们集体奋斗可以实现的规模经济。所以,当代年轻人大多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而要创业,就必须组建团队;要想组建团队,不懂得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单干很难出成绩。

因为每一个企业家,他面对的对手,必然是一个团队,他们内部有着明显的分工,优秀团队中的每一个分工都必须紧密协调。要想以个人能力对抗一个优秀的团队,即使在创业初期,也要自己完成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要做好,这样综合的成绩才能和优秀的团队相提并论。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时间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一个年轻人想创业,不妨在创业之前多想想:你能管理多少人?能组织多少人?你能给多少人打电话?这不仅是金钱可以做到的事情,也是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一起做一些事情的能力。它需要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作为基础,当代年轻人由于长时间的成长经历,在这一环的培养上严重缺失。因此对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的缺乏,才是当代年轻人创业所必须面临的最大的困难。,

在当前环境下,年轻人自主创业还存在很多障碍,包括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平等、机会不均衡等。但这三个障碍只是一个人创业成功的外在因素。真正威胁一个人创业成败的最大障碍,我认为应该来自一个人的思维,他是否能够不被眼前固定,的事物所迷惑,进而看到另一种可能。

这叫思维的局限。当前环境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物联网、共享经济、大数据、云算法等从未出现过的商业概念或商业事物诞生。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一个人打破思维的局限,不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是非常重要的。

以出租车行业为例。目前日本网车已经推出0元出租车服务,每天出动100辆出租车在街上免费接单,以此来吸引顾客,但效果并不显著。居民坐谁的出租车而不坐?就因为A家的出租车可能暂时是免费的,难道他们不坐前面停的B家的出租车吗?因为根本没有即时服务,0元的出租车响应很少。

与此同时,网约车方面,日方还在招司机,在企业内部提供出租车服务,企业能提供多少车,而且还在走

租赁经济的老路子——企业不仅需要运营网上平台,还得管理好司机团队。可中国的滴滴打车,却打破了固有的租赁经济的模式,从租赁经济迈入共享经济的范畴,让每个有私家车的人都能成为滴滴的司机,充分地利用了社会闲散资源,从而更大范围的为社会提供出租车服务。滴滴能够给社会提供多少出租车服务,取决于社会当前有着多少闲散的私家车资源,滴滴本身甚至无须特地雇佣司机作为企业内部员工,它只需要把网约车的平台运行好。


从日本网约车和中国滴滴打车的差异,可以看出,同是出租车,两者的经营规模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就是思维的差异所导致的。如果滴滴高层将网约车只停留在租赁经济的范畴,认为企业能够给社会提供多少出租车服务取决于企业内部究竟有着多少出租车司机,从而多多雇佣出租车司机,滴滴根本无法发展到现在这样司机人数超过2100万人的大规模。


从日本网约车和中国滴滴打车的案例我们也能看出,同是做出租车,一者仍旧把思维放在租赁经济的模式上,一者却已经把思维放在了共享经济的高度上。在此可以说,滴滴的企业高层的思维并没有被出租车行业本来的发展趋势所固定,而是在出租车上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对于每一个正在创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必备的素养,如果没有办法打破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就只能是别人做什么你做什么,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灰,永远当不了最先发现新大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