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不建议客户做3D打印的照相馆。根据这两年的经验,我们会赔钱的!”在12月8日举行的室内3D打印展上海站,3D人像扫描仪制造商和国外3D人像彩色打印机代理商给出了同样的建议。
曾经风靡一时的3D打印照相馆被认为是普及民用3D打印的先锋,但普及两年后却陷入了无利可图的困境。
没有人在乎3D照相馆。一小时内只有三个人进入商店
上海新世界时尚购物中心是一家年轻、个性化、高端的商场。12月9日,虽然不是周末,但还是挤满了人。“品拉雕塑馆”位于购物中心B1层,橱窗里摆满了3D小雕像,吸引了不少游客。然而,在记者观察的一个小时里,只有三名顾客走进店里询问,没有一个人花掉。
“太贵了,最便宜的也就600多元。我喜欢的13 cm左右的人像比较贵,1000多元,一两个星期就能拿到成品,不确定能做多少。像我这样,还不如去摊位上掐人。”一位从店里出来的顾客告诉记者。
“我们现在不接受加盟商。上海已经有总公司了。如果公司有大订单,通常会交给总公司。我担心你会受苦。如果你想在二线城市做,我建议你等等,因为除了北京和上海,其他地方都不能做生意。”史小姐本打算加入“品拉雕像博物馆”,却被品拉的销售经理打退了。对方解释:“上海原则上只谈合作,你可以帮忙介绍客户。”
像石小姐这样有兴趣加入3D打印照相馆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在一个“3D打印产业群”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在转手3D打印设备,但每天都有人说要买。
“不是我们不想卖设备,而是这家3D打印照相馆真的赚不到钱。如果我们鼓励客户再试一次,我们就等于自己签字了。”深圳市尚易展览有限公司海外业务经理李永安坦言告诉《IT时报》记者。
李永安的公司有六七十人,主要是自主研发人像扫描仪,代表美国3D系统的打印机设备,然后帮助客户做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他经常要为客户算这笔账。如果他开一家3D打印照相馆,他必须有扫描仪和3D打印机。品拉哈奇森梦幻大厅是中国最著名的3D打印照相馆。他们都使用Artec扫描仪,价格约18万元,而一台3D打印机的价格在50-60万元之间。如果你觉得打印机太贵,可以只是一个加盟店,收集信息,将扫描的图像发送到Pinla总公司,但是加盟费是67万元。前期设备、人工、耗材、店面租金、装修等费用将超过100万元。
李永安的一个朋友在广东阳江开了一家3D打印照相馆。他买了更便宜的设备和解决方案,投入了20多万元,坚持了一年多。现在他进退两难。“我经常接到他的电话,问机器坏了怎么修。”李永安说。
国产全彩3D人像打印机技术难以通过
“我们使用的印刷设备与产品和梦想馆完全一样。都是进口的PROJECT系列,但是我们的印刷成本一个人可以降到200多元,大概是这两个的四分之一。”连云港赵璇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王春雷说,他的团队的商业模式类似于李永安,独立开发扫描仪,但做的是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在王春雷看来,在现阶段,该团队没有额外的资金来支持全彩3D打印机的独立研发。“技术的核心在于两项专利,一项是完成撒粉、铺胶、上色过程的SLA打印技术,另一项是喷头喷墨的专利。如果我们想独立发展,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我们想在国外购买专利,需要团队强大的资金支持。”李永安分析道。
目前国内还没有团队能够自主研发出可以媲美国外的全色3D打印机。在最近的“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博览会上,武汉一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研发出中国首款全彩3D打印机,其产品价格和耗材价格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将会降低3D打印人像的价格。但李永安认为,“人像印刷注重相似性,易控制技术的设备技术仍不稳定。”
企业家说
p>3D打印照相馆最接地气但现在只能做企业客户
“3D打印照相馆是进入这个领域最接地气的方式,因为这种商业模式最能被老百姓了解,所以最快被市场看到。”福建锐品3D打印创始人陈宪认为,照相馆的模式没有问题,只是目前成本太高,市场还不成熟,成本、市场、技术是拦在3D打印面前的三座大山。
早在2013年,国内就涌现出了一批3D打印照相馆,包括记梦馆、品啦、西安非凡士3D照相馆、北京上拓3D打印体验馆、宁波威克兄弟、上海EPOCH时光机等。据陈宪考察,目前只有记梦馆、品啦、西安非凡士3D照相馆还存活着,“2013年到上海EPOCH时光机调研,我们在店里坐了四五个小时,没有一桩生意。”
2013年底,金运激光以30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记梦馆。两年过去了,品啦依旧靠着明星效应打着品牌,西安非凡士3D照相馆还是以单色打印为主。
“我们最快可以让客户在3个月内回本。”陈宪自信满满地说道,“但不建议客户开实体店,而是接广告公司等集团订单,或者在商店、房地产开业典礼上造势,一般来说,每场都可以收入上万元。”
锐品采用FDM打印机做低成本的方案,耗材价格降低到每克1元,比市场价低了二分之一。使用后期人工上色,可以将一个人像的成本压缩到100元,不上色的人像成本可以压缩到10元。这样做的后果是,成本降低了,但耗时较长,打印只需40分钟,后期上色仍需1到2周。
3D打印的风会往哪里吹,从业者心中依旧拿捏不准,在技术研发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将扫描仪的成本降低,再赚一些代理国外彩色打印机的钱,帮助客户做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是现在大多数3D人像打印团队的主要模式。
3D试衣、3D打印家具、3D打印鞋子……目前来说,3D打印的行业应用都较为分散、不成熟,小团队大多靠设计解决方案来赚钱。“只有当我们团队规模小,不做重度研发时,我们才比较好调头,因为3D打印的风向随时会变。”陈宪说道。
可话音刚落,陈宪又陷入纠结:明年计划向印度、越南等海外市场开拓,因为国外商场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但这意味着必须扩充团队,增加投入,风险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