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景观设计,任书豪 设计

城市在森林里,森林在城市里。这种画卷般的城市将在两江协同创新区成为现实。9月5日,记者从两江协同创新区召开的景观设计与主题规划专家评审会上了解到,两江协同创新区将充分遵循场地原有景观格局,将区域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有机衔接,重点打造协同帆船港、健康运动湾、岳明汇流公园、生态客厅、山谷森林廊道、悬崖探险林等六大景观区。

翻译

融于山水,打造六大景观片区

据了解,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景观设计及主题规划主要由世界级设计机构AECOM承担,主设计师为中国AECOM规划设计经济副总裁梁勤东。根据规划,两江协同创新区将构建“一带六廊多斑块”的生态体系,建立立体山、立体水、立体梯田、立体城市四类生境群落。以明月山输入的天然溪流和原生山林地貌为基础,构建立体海绵管理体系,打造“一个明月生态湖、六种水环境景观”的生态水系模式。

翻译

“在区域内,立体蓝绿生态空间将占据70%以上,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0%以上,真正实现林中城、林中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两江协同创新区还将实现90%以上的“公交步行”绿色出行,构建公共空间全覆盖的“五分钟科研生活圈”和“十分钟生态体验圈”。

记者了解到,作为未来重庆最具创新力的区域之一,两江协同创新区规划了协同帆船港、健康运动湾、岳明汇聚公园、山谷森林走廊、生态客厅、悬崖探险森林等六大景观区,满足运动休闲、节庆、山野河风光等多元化休闲娱乐需求,让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态充分互动,与自然接触,共享生态。

翻译

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还规划了水上运动、湖滨游船、溯河探险、湿地科普、运动休闲、森林悬崖等探险型、休闲型体验式活动场所,以及皮划艇、龙舟、马拉松、机器人、电子竞技等竞赛活动场所。全长8.6公里的湖滨步道环线还将贯穿六大景观区,满足人们绿色出行和湖滨游的需求。

梁勤东表示,本次设计尊重自然、绿色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理念,打造山水交融的创新公园,打造集科研、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协同共生谷。

打造创新“极核”,12科研院校落户

两江协同创新区作为两江新区打造的重点创新平台之一,一直备受关注。7月底,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先后入驻两江协同创新区。此前,同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d="1064554" qid="6527566553821484295" mention-index="0">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重点院校已签约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截至目前,签约落户在这个区域的高校、科研机构已达12所。


协同创新区实景图


“我们把“科教创产”作为重要的着力点,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立科研与产业协同、产业与创新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的融合发展体系。”两江协同创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协同创新区通过引进海内外顶尖高校、高端研发机构、知名孵化机构、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建设开放式、国际化创新平台,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疗、新型材料、军民融合等产业。


密集的高校资源落户只是两江协同创新区快速聚集创新资源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未来该区域将吸引超过一万名科技创新人才,打造100个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平台,聚集100余家科技孵化企业,成为两江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也是两江新区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创新中心的重要空间载体。


记者:梁长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