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英
《南方都市报》显示,此前被工信部通知下架的T3出行App,在各大应用市场再次上架。10月26日,工信部向社会通报了131家App侵害用户权益企业名单。其中,T3出行App因“非法收集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个人权利”被工信部点名整改。11月10日,T3出行App第二次被工信部通报,责令下架。
该App非法处理用户个人信息,该App强行、频繁、过度索要许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该App,欺骗、误导用户提供个人信息.一些互联网平台及其应用以各种方式侵犯用户权益。今年以来,工信部公布了五批侵害用户权益的App公司(第五批公布于10月26日),其中第四批和第五批分别公布的公司仍有101家和131家,可见涉及范围之广、问题之严重。今年7月,工信部开展进一步推动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部署加强监督检查,督促相关企业加强App个人信息保护,及时整改消除突出问题,净化App应用空间。
T3出行App是工信部第五批公布的131家违规App企业之一。但作为一款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线汽车平台App,却被点名通知并勒令下架,引起了用户的关注。因此,人们很容易想到最近曝光的“童渊‘内鬼’泄露40万条用户信息”。童渊官方微博回应称,怀疑关联网点部分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利用员工账号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窃取运单信息,导致用户信息泄露.快递公司和网上汽车平台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一旦用户信息被不法分子非法使用,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表面上看,网上汽车平台App非法收集用户信息或强行、频繁、过度请求个人许可,主要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快递公司的“内鬼”与外部人员串通泄露用户信息已经涉及犯罪,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事实上,非法收集用户信息,再往前走一步,就可能发展成非法使用甚至恶意泄露用户信息,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这是公众对企业App非法收集用户信息高度敏感的主要原因,也是监管部门保持常态化打击、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主要原因。
目前,工信部《网络安全法》 《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等部门规章对遏制和惩治企业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作出了具体规定。已经有法可依,关键是严格执法,查处违法行为。今年,工信部连续5次通报数百家App侵犯用户权益企业名单,要求涉事企业严格按规整改,对限期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责令下架,展现了严格执法、查处违法行为的决心和勇气。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正常监督还是专项整治行动。
企业App非法收集用户信息等侵权行为必须严格执行,违者必究。严格整改,依法处罚,必须落实到位。例如,T3旅行应用在被notifi后不久就重新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