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比中国强,体育比中国强。近年来,对青少年体育的重视从政策层面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支持。在不牺牲高投入的情况下,让孩子在学校体育课之外至少学习和参与一项运动,已经成为中国新一代家长的选择。
但据记者调查,如今,上海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练习跆拳道、网球、足球、篮球,这些都是“常规选择”,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正在慢慢形成一种新趋势。这些家长是怎么想的,不是为了学习一项特殊的运动,而只是为了孩子跳得更高,跑得更快?
跑、跳、投为啥还用专门花钱去学?
上周,记者来到杨浦区一家名为“杨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机构。在一群孩子面前,他们在垫子上滚动、爬行、跨越障碍和跳跃。“这是为了让孩子增强核心力量,学会控制身体的屈伸能力。”该机构创始人、复旦大学副教授、前国家田径队教练杨军说。
整个培训班轻松有趣,孩子们更喜欢玩游戏。据报道,这里培养的孩子从学前班到初中都有。90分钟课程收费200元,采用小班制。“这些孩子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掌握了跑、跳、投、爬、跨、举、转、蹲等基本动作模式,强化了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性、平衡性、灵敏性。”杨军说。
“跑、跳、投不是学校体育课的常规教学内容。为什么要送到这里学习?”带着疑惑的记者现场采访了几位陪同训练的家长,发现大部分家长对运动的认知和理解都比较超前。
描述:体能训练馆里有各种各样的训练器材。
季俊华是机械工程师。他把刚上小学的儿子送到这里训练。“我也是一个运动爱好者,但我发现我的年龄、身体平衡、身体协调等基本能力都是不管什么的。不能通过训练来提高,因为已经定型了,这些其实应该是孩子很小的时候打下的身体基础。”
“协助女儿打好网球。”这是另一个家长的原因。“我曾经是一名半职业网球运动员。现在我女儿正在打网球。我很清楚我必须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我自己的实践证明,体能是网球运动的技战术基础。尤其是年轻网球运动员正处于身体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体能训练的适当性将直接影响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能够达到的高度。”
描述:培训机构也会对孩子进行系统测试,用数据的变化来反映孩子训练前后身体素质的变化。
事实上,以儿童基础体能训练为目标的机构在上海已经有一定规模,在“大众点评网”搜索“儿童体能”“儿童体能”等关键词的类似机构不下20家。其中,名为“趣游儿童体能运动馆”的品牌已经开设了10家分店,大部分位于人流密集的商业区,最小的场地面积为200至300平方米。“我们在2015年11月开了第一家店,现在我们在中国有21家店,有126名体能教练和5100名现有会员……”该品牌创始人张说。
还有一种“儿童户外探险运动场地”,如今在很多大商场都能看到,比如亚马逊王国亲子公园等等。而且,这些孩子的发展项目都很贵,整个项目一次至少要花100元,但家长们却跃跃欲试。
“孩子害怕表达自己,依赖,胆小,不自信……”因为他们担心6岁儿子的胆怯
,李女士专门为孩子办了一张室内儿童拓展探险运动的年卡。一家“乐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针对3岁以上儿童,可通过感官体验来塑造孩子性格,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反应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使儿童充分发展自己的身体灵活性、力量、自信心,挑战身体极限和挖掘潜能。

图说:类似这样的大型儿童拓展探险运动场馆,已经成了沪上许多父母周末固定打卡点。
“功利家长”也不少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类家长是抱着比较功利的需求报的班——为了孩子能够升学加分。
虽然距离2019年中学体育考试还有好几个月,家住徐汇区的张女士已经有点急了,他不久前特地“物色”了沪上的一家体育培训班。“孩子平时不爱锻炼,之前中考体育比重不大,因此也对孩子体育方面的教育不在意。”张女士直言,现在中考政策不同了,孩子文化课成绩不错,要想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体育成绩不能落下,要十拿九稳才好。


图说:中考体育考试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的心事。
“中考体育考试考什么?主要是体能。体能无非就是耐力、速度、力量、柔韧、协调这些基础,很多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主要是体质太差,很多运动基础都不达标。”一位在上海较早开设青少年体育培训的教练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张女士孩子所在的训练班里,学生们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先进行专业的热身,然后分成三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中考项目中的跑、跳、投这三大类型,该机构都有着系统的训练方式,并且配备了专业的教练,教练是退役的专业运动员或有资质的专业体育教练。
“专业的体育训练比学校体育课的训练更有针对性”,该机构的一名教练说:“在传统体育课中,一名体育老师带一个班几十名学生,热身时间也有限,剩下的时间一般就练一个项目,然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而在培训课程中,一名教练只面对最多10名学生。”“教练说了,只要在这练10堂客,应对中考体育考试基本没有问题。”张女士说。
资深体育老师:“校外体育课”有一定优势
“这些培训机构做了原本应该是体育课做的事,我认为还是利大于弊的。”退休体育教师卢光宗从事体青少年体育教育30余年,他认为,对于学生体育水平提升与发展来说,外面的培训机构有着学校内没有的优势。“首先,学校给孩子们锻炼时间确实太有限,且专业度和软硬件设施也相对较差。”
“我觉得比传统体育课程有趣很多。”在培训中心进行体育训练的魏同学告诉记者,平时学校里会教各类体育项目,而培训中心会更多地教自己如何进行热身以及一项运动更多细节的地方。他发现,上过几次培训中心的课程后,他在校内体育课上能跳得更远了,因为校外教练对他的跑跳动作进行了更专业的辅导。

李女士是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她认为,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可以帮助孩子很多。“中考体育会有很多的项目,但在学校,老师基本上教的都很泛,没有专门对某一个项目进行指导。”
卢光宗认为,如今该行业属于新兴行业,行业内机构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不可避免,但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的确,作为一项新兴事物,这一行业当前最大的痛点是标准化问题。青少年体育培训领域的资深人士高姗姗就表示:"体育行业项目众多,不像互联网、地产等行业比较容易建立行业规范和标准,每一个单项运动其实都是自成体系,对培训机构的要求也不一样,这直接影响了场地环境、教学质量、收费标准等系列问题,但这也是任何新兴产业或者产业上升期无法回避的过程,幸运的是国家在这方面有足够的重视,有效引导市场标准的逐步建立,同时,这也是相关企业最大的创业机会。"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姚勤毅
图片来源:姚勤毅、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