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珠江
审校:周鹤翔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五年间,获得柏林电影节大奖的伊南刁再次进入戛纳电影节。
2019年5月18日,经过四年的筹备,伊南刁携新作《南方车站的聚会》参加戛纳电影节。
影片讲述了盗窃团伙老大周泽农(休饰)误杀一名警察,开始逃亡的故事。他遇到了游泳伙伴刘爱爱(桂纶镁饰),避开了刑警大队队长廖凡(廖凡饰)和另一帮黑帮势力的双重追击。唯一支持他的信念就是让妻子杨树军(万茜饰)举报自己,让妻子和孩子得到30万的奖励。
随着剧情的展开,一批又一批鲜活的人物陆续走了出来,随行的有游泳少女、盗窃团伙、好兄弟、妻子、警察等。这让整部电影充满了血腥和暴力,暴雨和土路,枪声和黑夜,还有各种像枪声的声音,这让剧中的每一个追逐和被追逐的人都惊呆了。
让观众有不舒服的生理感受,排斥和被排斥,却无法直视血腥的存在。
复杂的情感与戏剧的冲突,微小的人物交织出巨大的张力。
全片85%的夜景和非常老的场景建设,让这部电影投资超过1亿元,与其他艺术影院不同,这部电影的商业元素更强。
至少开始了商业明星“休”。
背后的管理也成为了片后讨论的焦点。
和力辰光李立:错过了 《白日焰火》 ,不该再错过了
2014年,伊南刁的作品《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银熊奖。
之后不久,和力辰光的老板李力就找上了易南刁,希望能和他合作。
双方想合作的电影是《南方车站的聚会》,一部改编自真实新闻事件的作品。
当时,合力辰光也因为系列电影《小时代》的成功,在业界大放异彩。最终《小时代》系列电影累计票房达到15.1亿,是中国系列电影票房最高的。
从筹备到成型,合力辰光在四年时间里投资超过1亿元。
yle="font-size:15px;">要知道,《小时代1》如此奢华风格电影的投资,在当时也才达到三千多万。那么,商业片成功的和力辰光为什么会找到一个“文艺小众片”的导演呢?
这就要说起和力辰光这个公司了,或者说老板李力的投资风格了。
和力辰光成立于2012年,成功登陆创业板,后又折戟于A股。
和力辰光不仅参与过《小时代》《心理罪》等商业片的投资,也出品了《皮绳上的魂》《飞越疯人院》《冈仁波齐》等小众文艺电影,和张杨,郭敬明等风格迥异的导演也都合作过。
可以说,投资人李力一直在追求电影艺术和商业的完美探索。
而刁亦男,被誉为中国先锋戏剧代表人物,《白日焰火》的破亿票房让他实现了艺术和商业的初步探索。
在李力看来,比起文艺片的头衔,刁亦男更像是类型片的导演,极具现实主义风格。
对于投资人的李力来说,实现艺术和商业的探索让他极度想要有一个能够进入国际视野的影片。
而三次入围国际奖的刁亦男正是这个合适的人选。
2003年,刁亦男的第一部处女座《制服》,获得第22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龙虎奖。
2007年,影片《夜车》入围第60届嘎纳电影节一种瞩目竞赛单元。
2014年,《白日焰火》获得64届柏林电影节上摘得金熊奖以及银熊奖。
今年5月18日,在戛纳电影节上的首映,《南方车站的聚会》获得了一致好评。
导演刁亦男 零度下的挣扎
同样是刻画中国小人物的故事,不同于贾樟柯的平稳与诉说,刁亦男的作品更多的是挣扎与救赎。
如果说,贾樟柯描绘的人物是时代变迁下的随波逐流,是一部部历史变迁与人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的机遇,犹如波澜壮阔的史诗,是零度的平凡。
那么,刁亦男的作品更多的是刻画挣扎在边缘的生活群体,罪与爱犹如一幅幅沧桑画卷下的补丁,边边角角都不放过,是零下的挣扎。
社会与人性的探讨,总是那么直白与无奈,纠结与复杂。
而这部影片里的每个人物,都是极度平凡的人物,还有陪泳女这个角色,尽管某种程度上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但是这个身份对于很多人而言也是第一次接触。
还有盗窃团伙,这样一个仅在新闻播报上听到的群体,除了暴力与偷窃,导演赋予了他们以温度,有温热,有情绪,有情谊,有价值,有他们内心想要保护的人。
戏剧的冲突让所有平凡却缺失平衡中的每个人都处在一种追与被追的状态,停下里似乎就意味着死亡,而他们的核心就是周泽农没有死。直到周泽农倒下的那一瞬间,影片要表达感觉还是没有结束,意犹未尽。
追与被追的节奏难以停歇,不仅是影片中的人物,还有影片外的观影者。
除此之外,相比《白日焰火》,《南方车站的聚会》则更具有商业色彩。有传言说这部影片被形容是“刁亦男导演的一次商业化转型”
而这也正是导演想要去探索和实现的,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艺术与商业能否完美结合,也一直都是中国电影尝试去做的事情。
商业明星胡歌的加盟
李力在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到选择胡歌的原因并非是处于“流量”考虑。正是“胡歌男性化而非偶像的那面,让人觉得他符合这个角色”
这句话,似曾相识。
记得上一次说这个话的人是《上海堡垒》的导演滕华涛,在一档真人秀节目里,曾说选鹿晗并不是因为流量问题,只是因为合适。
......
《南方车站的聚会》塑造的主角周泽农,是一个带着些许绝望和阴郁气质,但同样有个人价值的小人物。
可是,胡歌真的符合主角忧郁敏感、沉默寡言的形象吗?

他混蛋的样子,我看到了十年前那个痞痞的李逍遥。
他沧桑的样子,我看到了四年前那个孱弱的梅长苏。
就是没有看到,一个杀人之后慌忙逃命的周泽农。
反正我是在他沧桑之余,还看到了一丝琅琊榜中未褪去的行将就木的感觉。
然而这两个角色不一样,沧桑感也不该一样。
一种是为了逃命而沧桑狼狈,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为家中妻儿留下最后一些东西。
一种是忍辱负重看破生死云淡风轻,支撑活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报仇,为冤死的人洗清冤屈。
只能说,胡歌的形象太书生气质。
这不是言情小说,而是现实主义电影。
清秀的书生气质却也有一种别样的反差感,对胡歌而言也是一种演绎路上的突破。
毕竟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导演对人物的选角我们也应该相信。
不可否认的是,名导演与实力派演员的加盟,投资方的大力支持,让这部影片在今年年末还是很有看头的。
就像许多中国电影人一样,他们都在探索一条适合国内的商业与艺术结合的电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