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记者来到贵安新区胡超乡胡超村2组陈敏的家中。她致力于一个接一个地绣鞋垫。她绣的鞋垫不是给自己或者家人的,而是给浙江义乌一家鞋垫加工厂的。
原来,为了帮助胡超村因年龄原因找不到工作或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而无法外出工作的妇女,可以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增加家庭收入。
“这份工作比较灵活。如果你在家有时间,你可以做这件事。一天绣一双,就有10块钱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陈敏说,她每天早上放学回家后都会绣娃娃,下午放学后再去拿。除了做一些家务,她一天下来只能绣一双鞋垫。其他村民反应快,家里活少,就专心做绣花鞋垫,一天下来至少要绣两双。
据陈敏说,她和丈夫以前在广东工作。贵安新区开发建设后,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孩子又要上学,就回来了。现在,一家人依靠亲人工作养家,生活非常紧张。他们曾经想过在附近工作来增加收入。因为时间不合适,他们一直“闲”在家里。
“村里为我们接这样的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陈敏说,村里还为他们做了穿珠、折金锭、加工床单被子等手工工作。村民们积极参与其中,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生活比以前宽松多了。
据胡超村第一书记滕永康介绍,这项工作从今年10月份开始,涉及40多户60多名村民,为村民增加了近10万元的经济收入。
“我们采用自愿原则。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收货处理。我们根据登记情况、货物供应和交货时间来分配加工数量。”胡超村妇联主席胡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承接加工订单,同时扩大订单的范围和种类,让村民每天有事做,每天有收入。
贵州日报当代传媒记者朱朗
《贵州日报》当代传媒编辑涂勇
校对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