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
电线电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近年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持续开展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整治,行业秩序日益规范,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但仍存在流通领域不合格问题突出、导线电阻不符合标准要求等重要指标、偷工减料生产“打折”电缆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电线电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生产生活,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聚焦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突出的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和重点问题,开展电线电缆质量安全“联合排查、联合治理、联合治理”专项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查清查实电线电缆行业质量安全问题
(一)组织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应组织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认证机构和技术机构对辖区内所有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责是否到位,关键原材料、生产工艺、出厂检验等关键质量控制点是否到位,生产场所、生产设备、检验设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通过检查生产计划、销售合同、供货清单等。深入排查生产企业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的违法行为。通过这次监督检查,底数清楚,情况清楚。
(二)开展产品质量全国联动监督抽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检验方法、统一判定规则、统一汇总口径、统一发布结果的原则,对全国电线电缆持证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监督抽查。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总局组织的监督抽查采用随机抽取被检查企业的方式,覆盖被检查企业的所有认证产品单位。由省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实施的监督抽查,重点检查了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电缆、橡胶绝缘电线电缆、塑料绝缘控制电缆、中低压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等重点产品,以及绝缘和护套厚度、导体电阻、绝缘和护套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热延伸、热失重、耐臭氧和燃烧性能等关键指标。
(三)对生产聚集区、专业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突击检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对监督检查中发现有问题的生产企业、城乡结合部、农村建材市场和专业市场进行重点检查,组织监督执法人员和技术专家,采取突击检查、现场检查、快速检查等方式。要全面查处是否存在销售假冒伪劣电线电缆的违法行为。总局将组织专家组会同省级相关市场监管部门执法监督员对重点地区重点生产企业重点市场进行飞行检查。
二、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
(一)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方案》(石国吉剑发〔2021〕22号)总局发布将重点打击生产、销售伪劣电线电缆行为。各级市场监管执法机构要按照“铁拳”行动的部署要求,迅速对各类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违法线索进行取证,深挖产品质量违法的各个环节
(3)严厉打击危害生产消费安全的行为。完善与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电力企业等重点行业用户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流机制,及时获取涉嫌违法行为线索,及时查处相关生产经营者,及时通报不合格产品信息,防止不合格产品危害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完善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制度,进一步畅通公众申诉渠道,及时查处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和涉嫌违法行为线索。
三、全面推进综合治理
(一)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分类监管。推进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分类监管体系建设,鼓励企业采用物品编码技术建立健全
id="6581835125384811789" mention-index="0">质量追溯体系,提升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主观愿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整治行动中,要通过运用总局设立的“工品查”微信小程序,及时采集企业基本信息、企业检查情况、监督抽查结果等数据信息,摸清辖区内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底数以及产品质量状况。总局将组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以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等综合情况为依据,参考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对生产企业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二)加快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发挥质量信用评价作用,推动行业协会研究制定《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团体标准》,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行业质量信用、质量安全水平评价工作,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企业质量信用信息的公开力度,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监督抽查结果等信息,切实提高质量违法成本,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企业的生存空间。
(三)探索实施质量追溯机制。结合电线电缆产品特点,指导行业协会探索运用物品编码、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推进电线电缆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构建生产、验收、监理、检测、使用信息链大数据库并共享,逐步实现智慧监管、联合监管,健全质量终身责任制长效机制。
(四)组织开展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加大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宣贯力度,加强企业、用户和第三方检验机构的交流与研讨,提高各方对产品标准的理解;鼓励行业、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聚焦电线电缆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实施情况跟踪,针对电线电缆科学选用、安全可靠等相关标准,提出完善建议。
(五)树立和宣传质量“三优”。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品牌培育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在行业内树立和宣传一批优良企业、优质产品、优秀品牌。
四、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具体整治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扎实做好电线电缆联查联打联治工作。
(二)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挂牌”督办。总局针对监督抽查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比较集中的广东佛山、河南巩义、山东聊城、江苏扬州等重点地区,实施“挂牌”督办,层层落实联查联打联治责任;对江苏省宜兴市、河北省宁晋县、安徽省无为市等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区,实施重点督促指导,推动解决区域性质量问题,促进提升总体质量水平。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强化管理,形成监管合力,维护市场秩序。对于重视不足、整治不力的地区,要采取约谈、通报等方式,压实属地监管责任。
(三)加强行刑衔接、行纪衔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在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发现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线索的,要按规定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
(四)加强信息监测和报送。加强舆情信息监测,及时研判热点信息,定期分析质量安全形势,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于今年10月底前将工作情况报送总局,重要情况、重大案件随时报告。总局将适时抽查调研相关情况,并将本次专项行动情况列为国务院质量考核、平安中国建设等重要评价指标。
联系人:质量监督司 秦树桐 010-82262225
市场监管总局
2021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