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日报》报道,漳州有多张“城市名片”,其中“中国美食名城”堪称一个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漳州食品有一个显著特点:90%以上的食品企业为中小企业,没有主营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食品企业,缺乏站在产业链高端的企业。
虽然“星多月少”,“满天星”也在一隅,默默创造年产值1578.5亿元。对于漳州来说,如何管理好“满天星”,让它们有序健康发展,良性竞争合作,也考验着当地政府的管理能力。
多点开花也很“苦恼”
华夫饼、丹福、麦福.两年前出现的格子烤饼,如今在超市随处可见。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小蛋糕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食品企业深深的焦虑。
“技术壁垒低、创新难、模仿快是食品行业最大的痛点。企业制定了“华夫饼”,一旦上市,就被其他企业通过“挖”技术人员,实行“吸纳主义”进行跟进和复制。通常,新产品推出半年后,市场上会出现大量类似的产品。节省了R&D和营销的成本,“复制品”的价格自然比“纯血”便宜。这种低价竞争对企业非常有害。”业内人士邓伟文表示,按照规定,相似度在70%以上,可以算是模仿。但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是对方可以改变的,比如包装和颜色,所以维权很难。一位企业家计算出,上法庭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因此,更多的厂商愿意把精力花在开发新产品上。
“这些‘偷教师、学技能’的企业没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他们没有系统的培训,没有明确的发展定位,盲目跟随市场。同时,商家也会主动找企业,帮助他们‘反向’推出新产品。”漳州李星集团董事长林杰本表示,对于小食品企业来说,还存在一些困扰:食品行业的技术门槛不高,企业很难通过“技术革命”呈现爆发式增长。此外,他们对政策指标的把握也很混乱。
比如含糖量、含碱量等指标,相关部门一直在修订完善。每年都有大量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出台。小企业内部机构不完善,在跟进政策标准时“气喘吁吁”,往往处于“慢几拍”的节奏。
食品出口企业也经历了头疼。不久前,他们发现一些外国老客户“跑了”。原来,行业内出现了“对外低价竞标、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的现象。“为了行业的公平和健康,沧州市罐头食品商会多次召开会员大会,决定会员携手向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在林杰本看来,好的环境可以催生好的企业。政府和企业如何建立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值得思考。
政企协牵手“促苗助长”
“追根溯源,管好‘满天星’的美食,关键是要改变创业者的思维方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团队。”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苏炳刚说。
今年4月23日,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全市企业家代表亲切座谈。大会传达的一个强烈信号是,要把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抓产业、抓产业”的关键举措。会议还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从企业家关心的技术、工艺、产品、商业模式、市场、企业内部管理、营商环境四个方面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与企业家同在一个“通道”。
“漳州第一批食品从业人员几乎都是洗脚上岸的企业家。在中小城市做生意,机会不多
当方向确定后,培训将集中进行。
8月12日上午,漳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邀请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作“企业创新转型”专题报告。9月8日,漳州市举办食品产业融合创新讲座。中国协会创始会长王伟,中国协会常务秘书顾宁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分别作主旨发言。“国内一流学者抵达漳州,引导企业学会抱团发展、并购重组、创新发展,寻求更好的合作伙伴
。”薛小明表示,通过培训学习,海之星、大闽食品、康之味等企业已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此外,今年初以来,漳州市食品科技应用研究院陆续举办了“漳州食品产业管理提升培训”“空罐制造质量控制和新技术运用”“罐头行业热力杀菌和容器密封”等多场培训。“商业秘密被盗,很难界定和保护。‘盗者’只要打擦边球,企业就被迫走上法庭抑或是忍气吞声。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培训,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帮助他们建立产品标准壁垒,并申请专利。”漳州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主任科员吴翊民表示,通过培训、探讨会、第三方服务等形式,可以引导企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有形的手”加大帮扶力度
“满天星”在觉醒,省、市各级部门也持续发力。例如《漳州市支持食品企业做大做强八条措施》,基本都是面向小企业定制套餐政策。它从鼓励企业做大规模、支持技改投资、支持兼并重组、鼓励市场拓展、支持企业创建品牌等方面,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扶持。
此外,我省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鼓励企业选方向入库培育。省市相关部门根据企业申报方向和条件进行奖励,鼓励入库企业瞄准细分领域,有针对性地技术改造,走专精特新的道路。目前,漳州已经有1400多家入库培育企业。“下一步,我们还将邀请入库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成长企业到外地高校学习。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推动行业协会开展高级管理人才研讨会、经验分享、人才沙龙和管理咨询诊断服务。”吴翊民说。
“我们今年将重点打造大单品然利手工蛋糕和虎皮蛋糕,计划投入10条生产线,向10亿元目标挺进。”福建省然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井辉信心满满。而以高端潮流品牌为代表的卡尔顿食品与多所高校“联姻”,共建食品研发部门,开发更为适销的产品。正得顺食品公司则力邀上海某策划公司对产品开发、包装、营销等全套环节进行策划,用专业态度走“专精特新”之路。仅用了一年时间,公司年产值就增长了30%左右。
“漳州食品产业不但有基础,而且有优势。”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在食品企业家座谈会上表示,漳州虽然没有“航母型”食品企业,但“舰队”众多,发展势头良好,且资产结构优良,新时代呼唤着“中国食品名城”的升级版。
当然,“升级版”需要政企联手,更需要企业间的自律协作,才能让“星星”更璀璨,诞生更多“月亮”,续写漳州食品工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