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海军每经编辑:何建玲
图片来源:图片网
两年前,中国证监会设立“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旨在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固定日期开展活动,进一步倡导理性投资文化,凝聚市场各方共识,让投资者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2021年5月15日是第三个“5月15日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自2019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了两年多的结构性牛市,但现在这一预期保持不变。在市场赚钱效应依然存在的背景下,近两年投资者入市的热情不断高涨,不少投资者通过买入股票和基金获得了大量的利润,而券商行业则逐渐走出了前几年系统性风险频发的阴霾。
不过,市场持续回暖,部分投资者急功近利,也为市场中的“李鬼”带来了机会。近两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开展的非法投资咨询活动有增加的趋势。
其实从2012年开始,中国证券业协会已经在官网发布《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多年了。截至目前,该黑名单已发布91期。
“黑名单”中的非法机构有四类,分别是非法投资咨询、非法发行证券、非法证券交易以及未取得相关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机构发布的证券期货产品广告。这些广告本质上是违规推荐股票、虚假发行“原始股”、违规资金配置等违规证券活动。
其中,非法投资咨询居多。在表现形式上,非法投资咨询主要有以下五类:
1.以招揽会员或者客户的名义,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非法代理客户从事证券投资和金融管理活动;
2.以保本高收益为诱饵,代理客户交易,公开招揽客户,与投资者签订委托协议,从事非法证券活动;
3.假冒合法证券经营机构的网站、博客,发布非法证券活动信息,招揽会员或者客户;
4.使用虚构的证券公司名称,利用门户网站博客发布非法证券活动信息,招揽会员或者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服务,变相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5.传播证券违法活动信息,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服务,在门户网站、网站博客、QQ等平台收取咨询费、服务费。
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近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期《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披露了24家违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这些非法机构很多以正规券商的名义,利用门户网站、博客、QQ、微信等为平台,传播非法证券活动信息,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服务,从而收取咨询费和服务费。
某网站以首创证券等券商名义非法开展证券活动(来源:网站截图)
例如,上述24家非法投资咨询公司中,有3家以“兴业证券”、“金源证券”、“首创证券”等名义开展非法证券活动。此外,从证券业协会今年披露的其他三张黑名单可以看出,方正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大型券商也成为非法机构造假的目标。
除了这些黑名单外,中国证券业协会今年还在投资者风险警示栏目中披露了一批打着“李鬼”旗号的正规券商。相关的假冒券商还包括第一创业和东方证券
pan>承销保荐、民生证券、粤开证券、中德证券、天风证券、万联证券、新时代证券、华西证券、华创证券、中信证券、国通证券、东海证券、长城证券、中金财富、中航证券、英大证券、华福证券、招商证券等几十家券商。由此可见,“李鬼”们在选择假冒对象时,不会拘泥于一些知名的头部券商,各中小券商也往往是他们欺世盗名的对象,投资者不妨加以留意。
与此同时,这些“李鬼”们在假冒券商时的作案手段通常也具有较大的欺骗性。例如,有的不法分子以知名券商的名义对普通投资者进行网络电话营销;有的不法分子冒充知名券商、知名券商分析师揽客请君入群;有的不法分子则假冒合法证券经营机构网站或博客,发布非法证券活动信息,招揽会员或客户;更有非法投资咨询公司以正规券商的名义、打着正规券商的旗号公然开展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
以下这些具有典型性的骗术,投资者在日常需要多加小心。
“骗术”一:“李鬼”假扮业内知名分析师吸引投资者入局
各大券商的相关首席分析师通常是行业曝光率最高的人群,而“李鬼”们在行骗时也不忘利用这些知名分析师在业内的知名度来博取投资者的信任。
去年12月,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近日发现有人假冒本人名义组建微信群并在群中推荐股票。本人从事宏观研究,从未组建任何直接涉及股票投资的微信群,也从未在任何微信群、微信朋友圈以及其他公共平台公开推荐股票,所有以本人名义的荐股行为均为假冒,请投资者注意鉴别,谨防受骗,特此声明!”
今年3月19日,东吴证券发布消息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东吴证券及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通过分析师直播“2021年开业庆典秀”、建立微信群“陈老师粉丝群”等形式,从事虚假荐股等非法证券活动。
对此,东吴证券做出了声明:“我公司今年从未举办‘2021年开年庆典秀’。东吴证券相关活动信息以公司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为准。具体可以咨询本公司及下设各营业网点的工作人员,请投资者不要轻信网络传闻、谣言或任何未经本公司证实的信息。”
今年4月2日,兴业证券发布消息称,近日,公司收到两起假冒我司分析师开展非法荐股或诈骗的举报,其中有投资者反馈有不法分子以我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的名义建立微信群和QQ群,开展非法荐股等非法证券活动并表示“带着大家现场炒信托,保证每个人都可盈利十个点”,并且要求每个人通过名为“利尔信托”的手机APP进行充值。同时,每天开设直播课堂,并开展大额抽奖及充值送礼金等活动。
经公司排查,张忆东从未以任何形式邀请投资者加入微信群、QQ群,开展直播荐股或充值送礼金活动。兴业证券还将投资者反馈的假冒公司工作人员的微信号、QQ号、QQ群号等资料进行公示,提醒广大投资者,勿信虚假信息。
此外,自去年以来,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等头部券商都曾就不法分子假冒公司研究所分析师名义开展非法证券活动的现象发布了澄清公告。
“骗术”二:“李鬼”在电话、微信、APP中“坚称”自己来自某券商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网站、电话、微信、QQ等渠道冒充证券公司或其合作伙伴,以推荐股票、承诺收益、收取会员费或指导费、委托理财等方式开展非法证券活动的情况频频发生。
有不少投资者向记者反映,自己曾接到过来历不明的电话,对方往往会声称是某大型券商的客服人员;此外,在微信中,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声称自己来自某券商,并推荐相关投资咨询服务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而这些“李鬼”在微信上比较典型的做法是,会假借某券商的名义,通过各种花言巧语吸引投资者加入所谓的投资群,并声称入群后可以获得诸如“抓涨停”“稳赚不赔”的荐股服务。投资者一旦入群,就有可能中了他们设下的圈套,被骗取所谓的指导费和收益提成。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李鬼”甚至不满足于收取非法的投诉咨询费用,而是通过仿冒证券公司手机APP的方式,对投资者的资金直接进行诈骗。
今年3月河南证监局发布了一则“李鬼”冒充某券商通过手机APP诈骗投资者资金的案件。2020年7月1日,投资者张某向“12386”投诉热线投诉。张某称,一家名为WL线上交易的公司宣传其在A证券公司有VIP通道,2020年6月25日在其推介下通过该公司推荐的手机APP开立了A证券公司证券及资金账户,并转入170余万元。后WL公司工作人员告知其因证监会严查VIP通道,他的资金已被冻结,账户和资金都没有了。张某认为A证券公司联合WL线上交易公司欺诈投资者,要求A证券公司退还资金。接到投诉后,A证券公司及时与张某沟通了解情况。经核实,未查到张某在A证券公司开立账户,张某反映的第三方机构也不是公司合作伙伴。A证券公司判断张某遇到了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合作伙伴进行非法证券活动,立即将相关情况告知张某,并提醒其警惕非法证券活动。
“骗术”三:“李鬼”在视频节目中公然打起正规券商旗号
随着近年来各类自媒体、网络视频直播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也通过这些新的传播渠道开展非法证券经营活动。其中甚至有一些大胆的不法分子,在没有与券商有正式合作的情况下,就公然在自己制作的各类证券投资类视频节目的醒目位置打上相关券商的名称、LOGO,以博取不知情投资者的信任。
去年5月记者曾发现,已经于2019年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的股市“黑嘴”廖英强旗下的仟和亿教育在其微信公众号突然发布消息称:“我们回来了!”。公众号信息显示,原仟和亿教育的大部分“老师”又在一家名为“渤海证券投保学院”的机构重起炉灶,录制投资咨询类视频节目。而这些“老师”录制的多期视频节目的显眼位置都有“渤海证券投保学院”字样及渤海证券的LOGO。
记者经过一番调查发现,所谓的“渤海证券投保学院”只是“黑嘴”们招摇撞骗的一个幌子,渤海证券除了有投资者教育基地外,并没有设置“投保学院”这样的机构。

图片来源:证券业协会网站
此外,最近两年以来,不少不法分子还打着一些所谓证券咨询机构的幌子,通过一些网络直播平台违法向投资者“授课”,导致“杀猪盘”事件时有发生。
去年9月,记者曾报道在呱呱财经APP上存在大量违法的证券投资咨询类视频,有投资者因为受到这些视频中所谓“授课老师”的蓄意引导而遭遇“杀猪盘”。随之,呱呱财经也上了上述证券协会发布的2020年第10期“黑名单”。而在证券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4期“黑名单”上,呱呱财经依然在列。
“骗术”四:一些小恩小惠背后暗藏“李鬼”的大圈套
近年来,一些“李鬼”为了骗取投资者的钱财,更是玩起了“放长线钓大鱼”的把戏。即投资者在刚开始进入“李鬼”设计的平台进行投资后往往会尝到一点甜头,只要投资者进一步加大投资,就有可能在“李鬼”设下的圈套中越陷越深。
5月10日,江海证券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投教案例。2015年9月,温州的蔡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投资人”的电话,对方向蔡先生推荐,可以在家做现货原油、白银交易,方便又有高回报。该团伙多次来电推销后,蔡先生心动了。业务开通当天,蔡先生转账1万元进入“交易平台”。在该团伙分析师的指导下,当天获利2000多元,这让蔡先生心动不已。起初,蔡先生对这高回报投资还心有疑虑,但几次试探性地从平台提取部分现金的成功操作,打消了蔡先生的疑虑,看来真的是“天上掉馅饼”了。
而此时,蔡先生却不知已经一步步陷入该团伙设下的圈套。在往后数月内,蔡先生的投资金额逐渐在增加,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该团伙总能编出理由拒绝蔡先生提现的申请。直到今年1月份,蔡先生投资了200万的账户亏得只剩几百元后,才发现被骗。
日前,央视财经报道,广东的李先生报案称:一群人以“购买虚拟币投资理财”为由,骗走了他的钱。
起初,先是有亲戚给他推荐了一位代理,“投了十万块钱、一个月回本、每三天提现一万”的高额回报让他心动了,于是李先生在代理的指导下,在虚拟货币交易网站上买了三万多元的虚拟货币来进行投资,再将这些虚拟币充值到项目指定的“电子钱包”里。
诈骗分子还让投资者把以为还在自己数字钱包中、实际早被诈骗分子划走的虚拟货币,从假数字钱包转到了假投资平台,同时通过平台发送假信息,让投资者以为他的投资正不断升值,从而诱使投资者不断追加投资。一些投资者还曾从平台中成功提现,而这也是骗子精心设计的诱饵。
直到有一天,这位投资者突然发现,虚拟货币钱包和投资平台突然关闭了,才恍然大悟这完全就是一个骗局。
近期,中国证券协会官网也披露了一起此类案件,一位投资者自称在中信证券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无法取款。经核实,投资者听信不明渠道信息,通过假冒中信证券的手机交易软件进行违法交易,导致上当受骗,资金无法取出。
这样的新型虚拟货币诈骗案件趋于多发,警方提醒投资者自身要有安全意识,不要在那些未经认证的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易,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警方报案。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