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提炼的含义,提炼自己是什么意思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一位年轻的日本厨师正在学习如何处理食材。本报记者刘摄

瓦列里奥费伦在他的工作室里精心制作钢琴。个人资料图片

“飞舞”表演者在墨西哥普埃布拉的乔鲁拉表演。个人资料图片

法国一位专业香水师正在配制香水。个人资料图片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建立非遗技能培训学校,加强学校教育推广等渠道,打造品牌节庆,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国家以各种方式赋予非物质文化时代以活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爱上传统文化

日本和石——

让年轻人爱上传统饮食文化

本报驻日本记者刘

“你一个人吃年夜饭吗?”“不行,我们全家人要一起吃年夜饭。”“家庭沟通也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段关于小学生学习食物的日本视频。如今,与食物相关的内容频繁出现在日本学校的教室里。

和食是指传统的日本料理,最基本的种类是米饭、咸菜、汤和两三种配菜。和食讲究保持食材原汁原味,追求营养均衡,体现自然之美,紧密结合节气和传统节日的变化,注重“色、香、味、器”的和谐统一,故称之为“工笔食品”。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日本食品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但由于生产复杂等原因,很多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彼此敬而远之。日本历史学家熊仓功夫曾经说过:“食物的味道很棒,但是很多日本年轻人不再吃这种食物。他们更喜欢吃西餐。”

为了让日本民众更加认同传统饮食文化,激发自豪感,日本政府积极倡导食物和谐,每年将11月24日定为“食物和谐日”,11月定为“食物和谐促进月”。政府、企业、学校和社区举办食品促销活动。日本政府还与企业合作发起了“让我们吃吧吃吧”运动,旨在为人们制作和食用提供便利。有的企业研发食品包装,只要把包装放在锅里用水煮几分钟,就能做出美味健康的汤。很多超市也向顾客推销简单易操作的菜谱。

日本农林水产省从儿童做起,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在幼儿园、小学举办研讨会,增强师生对饮食文化的了解,举办“全国儿童与美食王大赛”,为学校提供午餐供餐创造有利条件,向教育机构发放与美食相关的信息。

其中,“全国少儿与美食王大赛”深受小学生欢迎,已举办五届。第一届“全国儿童与美食王大赛”于2016年举办,共分8个赛区,各赛区冠军前往东京参加总决赛。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比赛分为两类。一个是吃喝画画比赛,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小学生都参加。日本饮食文化专家余斗三六家认为,绘画与美食的竞争是很有意义的。孩子们画各种家乡菜,赏心悦目,锻炼了他们细致的观察力。另一种是和美食之王的比赛,参加的是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比赛内容包括用筷子挑豆子,猜汤的种类,讲述家乡的美食等等。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日本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食物的认同感明显增强。人们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e:15px;">(本报东京电)


墨西哥“飞天舞”——


兼顾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刘旭霞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门前,几十米高的爬杆上,一名表演者在顶端用短笛手鼓演奏着乐曲,4名舞者爬上高杆后,腰间系绳,伴随着笛鼓声盘旋而下……精彩的表演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这些舞者表演的是墨西哥传统的“飞天舞”仪式。“飞天舞”在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的托托纳克人中盛行,现已成为该州帕潘特拉市代表性的文化标志。2009年,这项民间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飞天舞”最初作为祭祀仪式保存下来。随着岁月的流逝,舞者演奏的乐器和着装越来越考究。手鼓由雪松木制成,短笛用直径较小、色泽成熟的芦苇干燥后手工精细制作。五彩羽冠、白色大褂、彩色绸缎等元素组成了色彩鲜艳的服饰。据土著居民赫尔南德斯介绍,与古时相比,现在仪式的服装、举行地点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失去了原本的含义,但“飞天舞”作为一项特色的民俗文化保存了下来。


近年来,帕潘特拉市政府通过发布相关法令和政策、举办文化节日、开设培训学校等措施,鼓励各界共同保护并推动“飞天舞”的传承。目前帕潘特拉市有5所“飞天舞”学校,每年有数百名6岁到十几岁的孩子前来求学。“我很小就喜欢上了飞人,总想象自己在飞翔。”胡利安今年16岁,祖辈都是“飞天舞”舞者,他从11岁开始学习“飞行”技能。“飞天舞”教师波菲里奥说,这项仪式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学生不仅要学习表演技巧,还要学习托托纳克语、服装制作、乐器演奏和其他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


帕潘特拉市附近的塔金是托托纳克文明的考古遗址所在地。为了向世界展现墨西哥的土著文化和风俗,塔金自2000年开始举办国际文化节日盛会“塔金峰会”,“飞天舞”是峰会的重头戏。不仅如此,“飞天舞”表演还在该国许多文化节日中亮相。此外,通过讲习班、国际交流会、录制视频宣传资料、创建社区博物馆等形式,墨西哥国家文物局、土著文化中心、飞人协会等机构加大对“飞天舞”的宣传。


政府还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开发民族生态旅游线路,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并出台飞人舞者的社会保障计划,为“飞天舞”学校师生提供交通和餐饮等补贴,为表演者提供医疗服务。目前,许多托托纳克社区都安装了飞人爬杆,为当地居民提供学习技艺的工具和场地,让文化传承意识深入人心。帕潘特拉市市长罗梅罗·冈萨雷斯表示:“我们要保障‘飞天舞’传承人的利益,赋予‘飞天舞’更多文化价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久久流传。”


(本报墨西哥城电)


意大利“提琴之都”——


制琴学校可以授予学士学位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韩硕


位于意大利米兰东南的小城克雷莫纳是著名的“提琴之都”,制琴业享誉世界。2012年,克雷莫纳小提琴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徜徉在克雷莫纳街头,提琴雕塑、制作室橱窗、小提琴音乐会海报随处可见。在克雷莫纳主教座堂正北侧,有一家不大的提琴工作室,店主是33岁的瓦莱里奥·费隆。年纪虽轻,费隆已斩获意大利提琴制作比赛最佳小提琴奖、中提琴奖、大提琴奖等许多奖项。


选材、拼板、刮板、合琴……在古朴的工作室里,费隆认真地打磨每一把提琴。手工制作一把提琴要经过近10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诸多细节。即便是一位熟练的制琴师,打造一把小提琴也要花费200多个小时。像费隆这样的提琴工作室在克雷莫纳市有超过150家,制琴师以手工方法制造质量上乘的提琴,来此买琴的商家和艺术家不计其数。


克雷莫纳的制琴师大多毕业于克雷莫纳国际制琴学校。该学校创立于1938年,以纪念制琴大师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逝世200周年,如今已是国际上蜚声遐迩的制琴学校,也是全球制琴师交流技艺的重要平台。为了鼓励制琴技艺传承,意大利在上世纪90年代修订教育法,规定制琴学校可以给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


“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学生在这里学习制琴,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制琴大家。制琴技艺在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中代代相传。”安格洛·斯佩尔扎加1986年从学校毕业,如今是该校的副校长。


在学校三年级学生斯特凡娜看来,提琴制作是赋予木头生命和声音的专业。“提琴的打磨、油漆和装配都很有学问。除制琴专业课程外,我们还学习数学、木材学以及绘图和演奏等各类课程。做出一把好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高度集中的专注力、熟练的技巧经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提琴制作是意大利人的骄傲,我们有责任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传承这门珍贵的技艺。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开展对外合作,分享制琴技艺,让这份文化遗产被世界更多地方熟知。”斯佩尔扎加表示。


博物馆也是保护和发展克雷莫纳制琴业的重要渠道。2013年,克雷莫纳政府和民间机构共同出资兴建了斯特拉迪瓦里博物馆,独特的主题和珍贵的馆藏引来如梭的游人和参观学习者。馆里收藏着阿玛蒂、斯特拉迪瓦里与瓜尔内里等制琴巨匠的名琴,还有他们的制琴工具及设计图稿。博物馆通过多媒体介绍克雷莫纳小提琴发展历史,讲解制琴方法和小提琴构造。在博物馆音乐厅内,参观者还有机会聆听小提琴演奏家用馆内藏品演奏的乐曲,感受百年古琴发出的天籁之音。


每年秋季的制琴节、定期的手工市集、手工艺品展销会等节庆和展览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为制琴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巩固和传播了小城“提琴之都”的形象。


(本报罗马电)


法国“香水之都”——


手工技艺让香水更迷人


本报驻法国记者刘玲玲


法国东南部小城格拉斯地处山区,紧邻地中海,气候温暖、雨水充沛,素有“香水之都”的美誉。每逢花季,薰衣草、玫瑰、茉莉花争奇斗艳,洋溢着浪漫的地中海风情。这里是法国最重要的香水产地,拥有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香水制作技艺。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格拉斯传统香水制作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约瑟夫·穆勒是该技艺传承人之一。每年5月,穆勒家的花卉农场就成了玫瑰的海洋。与普通玫瑰相比,这里的玫瑰味道更加浓烈,还带有淡淡的辛香。“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香水行业工作。”穆勒对记者说。


据穆勒介绍,格拉斯最早以制皮业闻名,但皮革在制造过程中会散发难闻的气味,人们便开始制作香水以驱除异味。人们发现,这里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不仅适合玫瑰、薰衣草等香水原料的种植,还有利于这些植物中的芳香分子成长,香水产业随之兴起。从16世纪开始的个人作坊,到1730年法国第一家香精香料生产公司诞生,几个世纪来,格拉斯香水产业蓬勃发展。如今,香水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每年创造超过6亿欧元的收入。


讲到制作工艺,穆勒更是滔滔不绝:“格拉斯的香水花卉使用手工采摘和挑选,最好地保留了花材的芳香品质。采摘后需尽快运输到工坊以避免花朵氧化。工坊内专业的技师则采用冷吸法或溶剂萃取法等方式提取纯香,这些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和完善。”他表示,尽管人工成本很高,但格拉斯香水制作坚持采用传统手工技艺,这也是格拉斯总能推出浪漫迷人的香水的秘诀。


为了更好地推动香水制作技艺的传承,当地成立了格拉斯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该协会不仅参与香水制作技艺的保护,还负责宣传香水技艺的发展历程、不定期组织实地参观和实践活动等。在法国,文化部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具体事务则由其下属的历史纪念物基金会、考古调查委员会、文化艺术遗产委员会等非政府机构负责。此外,还有地方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咨询机构,一些民间团体也自发建立了保护协会。这一套较为完善的非政府机构参与体系,直接促进了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法国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以格拉斯为例,当地政府除大力发展香水产业外,近年来还进一步开发香水主题深度旅游。在百年香水工厂,人们可以近距离观察香水提取过程,还可以调制属于自己的香水。每年一度的国际玫瑰博览会和茉莉花节也成为品牌活动,吸引了诸多游客。


申遗成功后,格拉斯市政府宣布新设70公顷的受保护土地,专门用于花卉种植。格拉斯还开设了香水学校,旨在培养专业的调香师,促进传统制香、调香技艺和经验的传承。其中最核心的课程是香水配制指导课,为期9个月,每年仅接收12名学员。“传承和发展调香技艺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积累丰富的经验,过程很漫长。”穆勒介绍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了解或学习这项技艺,这将使这项遗产真正‘活起来’并取得可持续发展。”


每到花期时,穆勒都会在农场手把手教自己的女儿。从土壤条件到花卉味道再到采摘时间和方式,这些技艺在代代相传中愈发完善,让格拉斯香水持续散发浓郁的芳香。


(本报巴黎电)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15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