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程维的创业的PPT,滴滴出行程维创业经历

消逝的不仅仅是滴滴,还有背后投资机构的万亿市值梦。

历时九年,注入资金200多亿美元,让成千上万的人加班加点,本可以成就人类历史上许多壮丽的壮举。

比如铺设上海到北京的高铁,在外太空建两个国际空间站,或者做一个阿里,打造另一个腾讯。

也有可能把一个网上汽车平台从零开始投放市场,然后看到这个高楼倒塌。

本来,滴滴是冉冉在全球私募股权市场的后起之秀。但是现在,看着它起起落落。

滴滴是全球私募股权市场融资最多的公司之一。滴滴成立九年,募集资金超过210亿美元。在滴滴上市之前,能够获得其一半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非常少。

从中国到欧美市场,从人民币到美元,从私募到国资,滴滴把全球的钱汇集在一处,却没能带来理想的结果。

程维看不见,滴滴吞噬资本。

算上近几年滴滴背后的投资机构,有腾讯、阿里、百度的战略投资;还有寿险、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国企;还有中投、阿联酋和新加坡的主权基金。

这些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滴滴度过了创业期最艰难的阶段。那就是互联网公司的经典风格:补贴-扩张-合并-垄断,然后盈利。

当滴滴成为每天运送2500多万人的超级出行平台时,不仅是滴滴,背后的投资机构也坐不住了,等着滴滴收紧补贴,然后盈利上市。

程维的全球梦,在很大程度上为滴滴资本化提供了更多溢价空间。

c="http://p5.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b7c42b176b764845951b16d5bc52ab66" />



不仅仅是投资机构,就连华尔街的精英们也看好滴滴。滴滴初上市时,其市值就一举超过了老牌网约车平台优步,成为了网约车全球第一股。




但理想中的万亿市值并没有到来。滴滴这个资本吞金兽,在吞噬了大量资本后,成就的并不是一个超级IPO,而是一个只知道吃不知道吐的神兽。




更为关键的是,滴滴赴美上市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波及所有国内互联网公司。




滴滴上市四周,在美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市值暴跌超过9800亿美元,这相当于一个阿里巴巴凭空消失。其中有一半4500亿美元的损失发生在教培行业的大地震“双减”之后。




枪打出头鸟,滴滴作为出头鸟首当其冲受损最为严重。但跟着遭殃的,还有背后数不清的互联网公司。




程维看不见,滴滴殃及池鱼。




9800亿美元的损失,一个阿里巴巴的市值,就这样明晃晃消失在程维眼前。




牵一发,而动全身。






根据晚点的报道,在今年四五月份,有关部门已经和滴滴等数家公司沟通,其中的大多数公司都决定暂缓上市,但其中规模最大的滴滴首当其冲,一系列激进的监管措施则紧随其后到来。




这些,程维都看不见。




滴滴上市两周后,新用户注册被叫停、26个相关应用被下架,多部门进驻滴滴进行安全调查,直到现在,调查还在进行当中。




出头鸟滴滴在这场大地震中损失最大,市值较最高点跌去一半多,回到了2016年的估值水平。




对程维而言,滴滴一夜回到五年前,那正好是滴滴把优步收购一家垄断的高光时刻。时间拉回到现在,滴滴的尴尬和难堪,只有程维自己最懂。




滴滴作为出头鸟赴美上市的结果是: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要申报检查。




在能够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注册用户都不可能低于百万。这可能导致的一个后果是:海外资本在继续投资国内互联网公司时,可能会增添新的成本和不可预测的风险。






滴滴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在这特殊时期上市,对聪明的程维来说,他可能看到了此刻是未来几年内最好的上市窗口。




互联网是桥梁,是连接人与技术的窗口,是提高人们效率最为有效的商业模式。




根据这一核心理念,滴滴应运而生。




滴滴的出现,为大众提供了无法想象的安全和便利。自五年前开始,滴滴就独占国内网约车市场。




滴滴自2020年10月作用开始筹备这一轮的上市计划,这大概是过去两年来,滴滴所看到的最佳时机,当然了,这也有可能是未来几年内的最好时机。




滴滴上市,可能不是程维一个人说了算,这背后还有诸多资本机构的介入。对于资本而言,或许他们的耐心早就在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中被逐渐消磨殆尽。




对于程维而言,继续等待,就意味着可能性的变数横生。






滴滴此番上市,所看到的最大时机,就是全球疫情下的美联储放水。




我们以优步为例,优步曾期望以1200亿美元市值上市,但2019年上市即破发,其市值一直在几百亿之间徘徊。如果按照同样的估值逻辑,滴滴的市值大概只有200-400亿美元之间。




这就表示,滴滴背后的大多数投资人都会亏钱。




此番美联储放水,给了一个滴滴溢价的最好时机。




滴滴投资方、滴滴员工,都等待着滴滴的上市,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等待更多的是套现离场。




而优步在去年十月底的市值暴涨,可能给了滴滴一个准备上市的定心丸。




滴滴此次急于上市,一是这可能是几年内最好的时机;二是背后的诸多投资机构早已经按捺不住了。




作为全球私募市场中融资最多的公司,滴滴所带来的失望很有可能也是最大的。






按照滴滴6月30日上市的发行价来看,滴滴市值671亿美元。这意味着一半资金的资本方在通过滴滴上市获得的资金回报率每年只有6%不到。




如果再算上资金管理费等等,平均产生的回报只是比余额宝稍高一点。如果按照现在滴滴暴跌的市值来算的话,滴滴背后的投资方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现在回过头看,滴滴上市这个决定并不明智。但上市的决定真的就是程维所做出的吗?这也难以确定。




从明面上看,程维拥有35.5%的投票权,似乎是做出上市决定的有力推手。但也不要忘记,推动滴滴多轮大融资的滴滴总裁柳青,才更有可能是要让公司上市的人。




柳青推动的多轮大融资,包括DST、腾讯和苹果,但总额210亿美元的私募投资,显然需要更大的市场,更高的融资。




但随着增长的乏力,以及缺乏新业务的支持,滴滴在利润和营收方面都面临更大的压力。




以司机为例,今年一季度滴滴给司机分了376亿元打车费和补贴。假设每天有300万滴滴司机接单工作的话,算下来一个司机如果全职工作,平均月收入算上补贴也不到4200元,这还不计算司机方的各种成本。






一方面是打车费涨不上去的市场,一方面是烧掉了上百亿钱等着看回报的资本。滴滴夹在中间,两头不是人。




但在网约车市场,滴滴的确是不可或缺的龙头老大。烧掉了几百亿美元的滴滴,换来的并非是资本方想象中的高额利润。




滴滴的未来,又在何方?程维看不见,滴滴吞噬资本。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