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晚报讯(记者方)招商引资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行为,也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招商引资第一选择,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高铁全覆盖机遇,完善投资项目对接决策监督评价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争取“十四五”期间,全市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累计引进市外项目资金突破8000亿元。
《纲要》提出大力促进产业投资。围绕“554”产业发展布局和“13581”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突出打造、延伸、补充、壮大产业链,坚持以项目换资源、以市场换项目,聚焦能源化工、现代医药、节能环保、绿色建材、绿色食品、新材料、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和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知名跨国公司、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功能机构、R&D中心落户富阳,重点引进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教育医疗、健康服务、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高端服务业的一批重大项目。
精准搭建投资平台。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并重,持续推进长三角和京津冀投资中心建设,布局建设珠三角投资中心,积极组织重点领域各类重大招商活动。加强与发达地区、园区对接,合作发展“飞地经济”。与中央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依托徽商回归,加强与全国各地外国商会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医药协会等展会平台。并继续开展一系列招商引资和商务洽谈。借助国家和省级外事侨务活动平台,继续做好直接利用外资工作。
完善招商机制。建立长三角重大投资项目数据库和产业转移项目政策清单,逐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落实投资项目对接、决策、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项目签约率和履约率。完善投资通报、调度和考核激励机制,增加调度和考核结果使用。加强政策研究和机制创新,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依法依规用好招商政策。配备专业招商人才,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引资新模式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