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如何进入创业圈,创业圈期刊

文/何安 编辑/苑川

拥有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品牌九芝堂似乎有些沉默,甚至其控股股东近期的股权转让也没有引起资本市场的太多关注。

6月4日,九芝堂(000989。SZ)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振国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公司5.5%的股份转让给黑龙江省民营上市企业第一发展基金。股份转让价格为8.46元/股,转让总价为4.05亿元。转让后,李振国股权减少至33.5%,股权质押比例降低的同时,公司实际控制权未受影响。

公告显示,黑龙江民营上市企业第一发展基金为黑龙江国资旗下黑龙江交通投资集团。本次持股意在帮助降低上市公司债务规模,缓解股权质押风险。该基金还表示,打算在股权转让6个月后将其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对于一直关注九芝堂的人来说,这个消息多少有些情绪化。九芝堂作为知名的中药企业,自2000年上市以来,多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幸的是,它出现的原因与它的老业务关系不大。2002年湖南金庸部接管,其领导人魏东自杀,2015年黑龙江李振国接管。九芝堂在资本市场上扮演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角色。

20年来,历史悠久的九芝堂永远不会长久;急需新生的九芝堂,二十年永远不会短。以补血补肾为主的九芝堂,急需进补。

然而,李振国接手已经快六年了,九芝堂似乎还在迷茫中徘徊。美国干细胞公司Stemedica投资巨大,却持续亏损。承担其技术的北京柯美干细胞治疗项目临床试验才刚刚开始,距离商业化还很远。

主业低迷增长乏力

将实际控制人李振国引入黑龙江国资背后,是他将九芝堂股权高比例质押的现实。2020年年报显示,李持有3.39亿股,质押2.69亿股,质押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的79.4%;占九芝堂总股份8.69亿股的31%。

除了股权质押风险,九芝堂主营业务增长乏力也是其短板。2021年一季度,九芝堂营业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28.33%;归属于上市公司的非净利润为1.0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8.43%。

尽管数字似乎仍在增长,

ata-stock-id="sz000989" class="stock-word">九芝堂的业绩真实状况却不容乐观。首先是公司现金流大幅减少,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有1789万元,比去年同期的6295万元同比减少71.57%。公司财报称经营现金流的减少是由于应收账款增加所致。实际上,九芝堂在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6.1亿元,比2019年的8.5亿元减少了28.4%。2020年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与当年净利润2.7亿元差异较大。公司解释称是因为折旧摊销、投资损失及应收项目减少、应付项目增加所致。


与此同时,九芝堂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大幅减少466.79%。公司财报披露,投资现金流减少的原因是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去年同期的3.01亿元增加到7.51亿元,增长超过两倍。九芝堂对《创业圈》表示,报告期内购买的理财产品主要是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高于相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不仅是现金流紧张,九芝堂还陷入了业绩低迷的怪圈。此前的2018和2019年,九芝堂的业绩都相当低迷,营收增长分别为-16.73%和0.68%,归母净利润更下降了52.76%和42.89%,一年经历一次腰斩。


这主要是因为2015年并购的友搏药业增长乏力。


2015年,九芝堂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友搏药业100%股权,控股股东李振国也以15.03亿元收下九芝堂28.06%股权,正式入主九芝堂。其后三年友搏药业均踩线完成业绩承诺。


然而此后友搏药业业绩急转直下,2018—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腰斩。除了友搏药业以外,九芝堂的业绩就更乏善可陈了,2018年的营收甚至下滑了16.73%,后来也经历了两年的低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股价也进入低迷期。2015年并购友搏药业后,九芝堂的市值还有些看头,经历过一个月上涨60%的盛况,但不久就一路下行,尤其是2017年的业绩公布以后,股价常年维持在10元以下。


因此,2021年4月8日的九芝堂业绩说明会,几乎变成了投资者对管理层的质问和谴责大会。不少投资者指出,九芝堂股价连续多年下跌、毫无起色,询问董事长是否有市值管理的计划,还有投资者建议公司回购股份。


董事长李振国则把近年业绩下滑归因于大环境:“公司经营业绩受政策影响及市场环境变化,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也导致了市值的下跌”。


干细胞项目耗资大回报无期


九芝堂号称有三百多年历史,起源于1650年,从长沙坡子街的一家无名药店,成为如今一家市值80亿元的上市公司,也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沿袭传统,中医药一直是九芝堂的核心产品,包括35个独家品种和1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其中,疏血通注射液、六味地黄丸、驴胶补血颗粒、阿胶安宫牛黄丸、足光散6个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但这些品种的销量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于是九芝堂在2018年进军干细胞项目,走进一个陌生的领域。2018年3月,九芝堂发起的雍和启航基金投资设立九芝堂美科(北京)细胞技术有限公司,两个月后又以7000万美元收下美国Stemedica公司51%的股权。


Stemedica位于美国生物药谷圣地亚哥,成立于2005年,从事干细胞研发、生产、营销。公开资料显示,Stemedica是美国首个获批使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研究药企,也是全球少数能够生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神经干细胞的机构。并购以后,九芝堂美科引进了Stemedica的干细胞生产技术和制备平台,在北京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起商业级干细胞生产基地。


2012年,当时的中国卫生部曾经叫停所有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项目,并对该行业进行过一年的整顿,因为干细胞治疗被用于美容、整形、帕金森病糖尿病和自闭症等,甚至有些治疗费用高达数千美元。直到2018年年底,国家卫健委才重新推动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备案和项目备案工作。也就在这一年,九芝堂才沾上干细胞治疗的概念。


并购Stemedica以后,由于连年投入大量资金研发,九芝堂每年产生的投资亏损越来越多。九芝堂称,亏损原因主要是该公司产品处于研发投入状态。2018-2020年投资收益分别为-425万、-6700万和-7525万元,而Stemedica每年的亏损都有1亿元左右。九芝堂还每年追加对Stemedica的投资,2019年追加7000万美元、2020年追加7200万元人民币。


九芝堂对美国这家企业的投资仍有某些不确定性。2020年8月份公司一份公告披露,公司旗下并购基金与美国Stemedica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剩余的2715万元投资款有条件支付。如并购基金要求美国方面接受指派的财务负责人,改选董事会,7名董事中由中方派出4名。剩余款项中的615万美元付款义务变更为认购选择权。公告并称,随着并购基金对该美国公司股权增加,其亏损金额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将增大,满足一定条件后还可能将其纳入合并报表。


不但股权方面有不确定性,而且干细胞技术本身也充满未知。三年过去,九芝堂的干细胞药物仍处于研发阶段。2021年1月12日,一项缺血耐受人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才刚启动。至于干细胞治疗精神类疾病的项目,2020年也仅在临床前研究的阶段,干细胞在心脏病领域的临床研究也仅签署了合作协议。要完成干细胞治疗产品的商业化的管线布局,更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干细胞药物的研发也存在一定风险。5月25日,九芝堂回复《创业圈》称,由于药物研发的特殊性,从临床试验到投产上市的周期长、环节多,易受到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临床试验进度及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从国内干细胞领域现状看,竞争也相当激烈。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1月中国有111家研究机构通过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的备案,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的备案则达到100个。而九芝堂的投入能否支撑干细胞研究也让人打了问号。据年报显示,2017—2020年,九芝堂研发费用分别为9293.8万元、8542.6万元、1.02亿元、1.13亿元,年均只有1亿元左右。


在干细胞研究的起跑线上,九芝堂并没有明显优势,接下来的竞争如何突围,是对这家三百年老店的最新挑战。更让人担忧的是,干细胞领域研发与九芝堂原有主业很难形成协同效应,长此以往,九芝堂三百多年的老字号招牌只怕逐渐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