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拉新平台 app拉新放单渠道

智能终端和移动应用日新月异,网络安全不容小觑。

360公司近日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直观地披露了移动安全的发展趋势,以及黑灰产业链的新玩法和新特点。

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以下简称“第三季度”)收到的手机诈骗举报中,好友比例最高为20.7%;其次是理财(19.8%)、虚假兼职(19.4%)、身份冒充(13.0%)、赌博(9.9%)、虚假购物(7.4%)等。

财务管理、虚假兼职和赌博是涉案金额最高的三类诈骗。90后是从事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受害群体,男性受害者比例高于女性受害者。

虚假网赚和网络色情是今年第三季度突出的网络诈骗。

虚假网赚项目是不法分子借助技术力量,以“网络项目赚钱平台”为名,对移动用户实施的诈骗行为,如与社交软件相结合的“红包兑换”项目、利用热点趋势的“云上滋生”、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的“自动抢单APP”。

据专家介绍,三个项目的内容不同,但其本质都是利用诈骗APP实施“小而大”的骗局。在——的早期阶段,用户将获得资金的好处。用户加大投入后,会骗取用户资金,圈钱跑路。

“红包互换”实际亏多赢少

红包互换项目是指用户在红包互换平台上充值后,获得相应高额红包的机会。根据充值金额的不同,获得的收益也不同(比如充值30元时,可以获得2到1888元)。

犯罪分子通过多渠道在红包兑换平台上发布其获利的虚假消息,以吸引“受众”。“受众”(用户)在访问其提供的红包兑换平台网站后,会使用“未能支付套餐”等诱惑性言辞,引导用户在平台上充值。

当用户多次更换红包,发现自己被骗时,不法分子会使用“用户符合套餐赔偿条件,下一笔数据为200元中的350元”等字眼,迫使用户自愿落入持续充值的陷阱。

当用户继续充电,但仍无法还钱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不法分子果断切断了与用户的联系。

(来源:《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

报道指出,此类诈骗主要利用微信官方账号配合域名和服务器,交换红包源代码完成平台建设。平台推广时给予用户拆封规则(如第一次和第二次红包在哪里拆封),宣传未能补偿包裹,吸引用户“投资”。

表面上看似小而大,但由于平台人为操控获胜的概率,用户投入的本金远高于可能的收益,甚至在用户提到之前,平台就已经关站跑路了。

同时,这类平台需要在微信客户端进行访问。当用户发现自己被骗后,会选择用微信投诉平台,平台会假冒微信投诉功能界面,避免用户通过微信客户端投诉,降低平台被微信屏蔽的概率。

“云上养殖”成为资金盘借口

作为传统的水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催生了“互联网”水产养殖项目。云种田项目的初衷是线下种田,线上推广招商,后期利润分成。这是一个双赢的项目,但犯罪分子“借名”搞了一个集资项目。

报道称,不法分子通过媒体、论坛等渠道撒网宣传云耕理财的好处(例如周期短、收益高),引导用户使用指定的云耕app进行投资。平台将推出一系列与线上养殖相关的财富管理产品,例如周期15天、日收益在70元的养牛项目,给投资者前期一个甜蜜点,获得一个sm

rc="http://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SHt1ZlFGroAJ2L" />

(来源:《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



兼职刷单类诈骗升级为“自动抢单”

传统兼职刷单类诈骗,主要是冒充电商平台商家,以兼职刷单返佣金为名,引导用户向指定的收款账户转账,骗取刷单商品费、保证金。


随着公安机关、互联网企业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反诈骗宣传,提高了群众反诈意识,此类诈骗手法已难以“生存”。于是借助移动互联网APP的兼职刷单变种——自动抢单诈骗兴起。


报告指出,自动抢单指的是全自动抢电商平台订单进行刷单获佣金的应用。不法分子在二手交易平台发布“招收异地客服”广告,待用户主动联系后,告知招收的是为帮助电商平台刷销量的兼职人员,使用指定的兼职应用,完成指定的任务后,可获得相应的佣金抽成。


在应用内完成注册、充值后,刷单应用会自动选择平台内的商品供用户选择下单(刷单),用户支付即完成刷单操作。


刷单完成后,抢单平台会给用户进行本佣金返现。用户前期充值,可抢单获利,后期需抢单商品金额越来越大。一旦用户放弃抢单,连本金都拿不回来。


(来源:《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


报告指出,此类平台虽然宣传是电商平台的自动刷单应用,但实际上也是网赚骗局。平台宣传对接电商平台的订单,是由刷单平台自己伪造出来的。参与者抢单前需要平台充值,但平台后台可以设置提现条件、佣金比例,甚至是用户抢单后未付款,管理员可以强制用户付款。


这就意味着用户一旦进入平台充值,不管有没有参与抢单,投入的资金都可能拿不回来。只不过平台为了骗取更多的资金,前期会给一部分用户一点盈利甜头。



色情网站非法引流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流量为王,用户至上的“黄金法则”。流量意味着体量,体量意味着金钱。黑灰产业借助各种非法手段引流变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以色情为代表的黑灰产业链。


比如,色情行业盯上了电商平台。


报告指出,正常使用电商平台的过程中并没有色情信息的存在,但如果使用了特殊的关键词,就会找到另一番天地。在某电商平台,使用关键词“清洗油烟机”,并将价格按照低价排序,可以看到大量描述奇怪的商品。


如商品介绍“开展上门清洗抽油烟机,疏通下水道服务,电脑维修。本人相貌端正,无不良嗜好,技术一流。手艺精湛,价格公道,可高强度连续工作,单次清洗40分钟起,不够不收钱。如有需要可直接点“我想要”联系”等商品,勾起人们的好奇心。


(来源:《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


再比如,社交软件热评中也暗藏“色情网站”。


报告指出,浏览某社交软件评论区,能看到里面有带有行业黑话的评论,点开该评论用户的头像,进入用户主页,发现了许多网页链接,例如“年轻的继母”,访问的网站是个色情网站。


(来源:《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


社交软件往往会对第三方外链进行管控,那么这些色情网站是如何躲避拦截的呢?


报告指出,通过对色情网站的跳转过程的分析,发现了其躲避拦截的手段——防洪域名。比如在访问“年轻的继母”链接跳转至色情网站的过程中,网站进行了多次跳转。点击链接后,首页会跳转至“正在检测”页面,紧接着会跳转至“已通过安全检测”页面,最后跳转至色情网站。这中间跳转的过程就是利用防洪域名躲避拦截的过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