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安市万武镇商鞅村,白天,一批批农民工从这里出发,分散到青拓集团各个工厂打工。晚上,忙碌了一天的工人们回到村里吃饭、住宿、购物,让人感觉置身于一个繁忙的城市。
商鞅村位于福安市南端的沿海半岛,依山傍海。过去,村民以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为生,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8年,随着青拓集团落户福安万屋半岛,商鞅村村民大力发展日用品零售、住宿、餐饮等服务业。
“过去村民靠天吃饭,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妇女。青拓集团的入驻,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村民开始发展服务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商鞅村党支部书记胡胜发说。
如今,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商鞅村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搬出了“小土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房子”,日子过得红火。
村民陈就是其中之一。“我以前一直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只够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虽然日子过得不紧,但一年的积蓄所剩无几。”在陈看来,不致富,不小康,必须靠自己的双手致富。听说青拓集团落户万武后,他发现因为村里离青拓工业园很近,发展配套服务业有优势,没有小商机。
2013年,陈回到家乡盖了一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新楼,大部分楼房都租出去了。如今,陈仅房租一项就收入超过10万元,加上开餐馆的收入,年收入超过30万元。“这比以前在外工作的收入要高得多。”陈对说道。
第三产业的激活给商鞅村带来了新气象。然而,乡村振兴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发展,生态宜居性也是关键。去年10月,商鞅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契机,全力提升乡村新价值,积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目前,已有200多个村庄完成了房屋外立面改造。同时,村里还实行垃圾物业管理,每天聘请专门人员收集垃圾,运送到固定的垃圾场,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环境卫生没有专职队伍,生活垃圾在村里乱飞的局面。”胡胜发说,经过整改,村里乱扔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优美,吸引了更多的外国人来村里居住。
随着新的商业形态不断成长,不仅是商鞅村,就连万坞镇青拓集团产业园周边的村庄,也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创业致富的道路上奔跑,开始经营餐馆、商店、理发店等配套服务产业。
“最近天气很热,超市里的冷饮卖得很快。我得赶紧补货。”7月16日,34岁的齐俊荣在日用商品超市忙碌。齐俊荣的超市位于万武镇板峪村。因为离青拓集团的工厂近,人流量大,超市的生意好。“现在每天去超市购物的顾客很多,月营业额非常可观。”齐俊荣笑着说道。
和齐俊荣一样,31岁的林文慧在半屿村有了新的事业。曾经,林文慧一家的经济收入主要集中在种植农作物和水产养殖上。2014年,他在村里盖了新房子,除了二楼,房子都租出去了。“过去,经济条件不好。全家人都住在老房子里。现在企业入驻了,不仅帮我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