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考不再是“拥挤的独木桥”。在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34万人,创历史新高。通过高考改写自己的命运似乎更难。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流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正在下降。2017年,北京文科状元熊玄昂曾说:“现在的状元都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是一个好的、强大的家庭。”
高中生
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我们不必过多赘述。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只能考进两本书,很多人以两本书为目标,认为考进两本书并不可耻。在各省取消三本的背景下,稍微努力一点的孩子可以考上两所高校。虽然这两本书变得很“水”,但说出来还是挺好听的。
比如很多农村的老人,听说某个孩子考上了两本书,都会夸他是高材生。年轻的学生感到无奈,外面的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没有背景的大学生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就更难了。
那么,在“211”“985”“双一流”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农村二等生的出路在哪里?其实有四种选择,最有可能让学生翻身。
前不久从010到1010,有媒体报道2019年考研人数接近290万。不得不说,提高学历仍然是很多人翻身的必经之路。在本科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很多“211”高校的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两个学生面临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工资不仅和能力挂钩,还和学历挂钩,这是最关键的。如果考上硕士和博士后,有更好的平台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
考研
两个学生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绝对是不错的选择。首先,公务员没有变相的学历歧视,公平程度不亚于高考。两个学生可以和这里的211、985大学生竞争,优胜劣汰;其次,公务员的工作体面稳定,比小型民营企业好。一般来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处于当地中等收入水平。如果能考上长三角、珠三角的公务员,幸福感会更强。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城市。笔者认为异地考公务员一定要选择大城市,至少是地级市和强县市。在报考之前,你要对当地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否则你会后悔的。
考公务员、事业单位
,刚毕业,拿不到多少工资。除了营销岗和R&D岗,大部分人的月薪都在3000-6000之间。与现在的房价相比,他们只能看低海洋。与其拿着死工资,不如出去打拼,比如自己创业。很多人想知道农村学生没有资源怎么创业。其实创业并不需要人人都成为马云,“微创业”是必须的。一位在北京卖烧饼的阿姨曾介绍,她的月薪是3万元,很多大学生一年能存的钱不到3万元。当然,这不是给大家卖烧饼,而是创业项目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最好在公司历练两年,积累金钱和经验,然后“等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