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福清虎溪,福清创业小镇 企业

这个地方叫福建福州福清。“三运”之地承载着70年沧桑巨变,正在书写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还有“四大公园”齐头并进,为城市持续赶超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有“全国罕见、福建最好”的天然良港,正成为打造“海上福州”的强大引擎;

这里有近200万华侨、港澳台同胞,他们积极为促进家乡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产业园区 激活发展新动能

据福州日报报道,2019年,一个好消息传来,福清跃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18位。从“红薯县”到“经济强市”,福清多年来坚持发挥园区引擎作用,工业园区为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福清公园的建设始于1987年。那一年,福清的海外乡亲积极回乡投资办厂,催生了福清第一个改革开放试验田————乔蓉开发区,这也是第一批以“华侨”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此后,依托“小企业循环、中产业循环、大区域循环”的循环产业链发展模式,不断激发乔蓉开发区的活力。

2016年,福清启动建设袁弘国际食品产业园,以“一鱼一肉一果一桶油一袋米”为抓手,打造食品行业仓储、运输、加工、展示、体验、交易、结算一条龙产业链。计划用5到8年时间达到万亿交易规模,做到“全球卖、全球买”、“袁弘交易、各地交割”。

同时,福清还利用“五区叠加、毗邻一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上福州”等历史机遇,积极打造开放平台,产业园区团队增添了“新面孔”:2012年,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成立,以涉海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滨海新城和蓝色区域, 打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2017年,江阴工业集中区与福州自贸区部分区域(含保税港区)整合形成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 由此,江阴半岛汇集了海峡两岸唯一的汽车进口港福州保税港区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区福州保税港区,成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港。

如今,乔蓉、袁弘、江阴等名字已经成为福清模式的代名词,为福清的发展增添了生动的音符。依托“走出去、引进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福清走上了广阔的发展道路。

宜居建设 城区旧貌换新颜

福州新闻网9月29日讯(福州日报记者钱佳怡通讯员吴坤红)龙江两岸,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道路四通八达,公园串起一条线.经历了70年的飓风和雨水,福清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福清市重点项目搬迁行动启动,福白、福河、福福等数十条“断头路”相继打通。排水、雨污管网等配套设施立即跟进,城市框架扩大、品位提升,为“扩容”发展腾出空间。

天气好的时候,漫步在湖西河两岸的休闲公园,风景如画,花团锦簇。近年来,福清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依托“一江三溪四山”的城市绿化框架,城市公园建设呈现“一区串珠、六溪绿、一环环绕、多园错落”的格局;以治理污染为重点,福清开展了“湖库通水”、“百村百人清渠”、“以水泄河”等专项行动

福清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的志愿服务和文化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福清建立了以推荐评选各类先进典型人物为载体的“福清好人库”,持续推进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和巡回活动,营造了“学好人、争做好人、宣好人、礼待好人”的浓厚氛围。近年来,福清市共有7人被评为福建省、福州市道德模范,2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福建好人榜”。今年9月,海岛乡村医生王金平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是福州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道路畅通、水质优良、眼睛绿、人心美,成为广大市民对“文明福清”最直观的印象。

乡村振兴 农民迎来新生活

干净整洁

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9191528" qid="6581058616130802948" mention-index="0">新厝镇江兜村,文化底蕴深厚的宏路街道周店村,水质优秀的龙山街道祥丰村……走进福清的村镇,处处可见乡村振兴带来的欣欣向荣之景。


近年来,福清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陆续开展了“清沟、扫地、摆整齐”“拆旧、拓新、整漂亮”“穿衣、戴帽、扮靓丽”等行动,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思路贯穿全程。2014年以来,全市217个行政村已实施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工程。今年,福清继续投入2.2亿元建设75个美丽乡村和20个提升村,计划到2020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要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才是硬道理。“党建引领,同置业、壮村财”是福清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实施该举措后,2018年,福清已消除村财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村财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至10万元的村达93个,村财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达345个。


搭建平台,发挥乡贤之力,福清也进行了有益探索。2018年,福清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提出494个村(社区)全部成立乡贤促进会,并逐步引导促进会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把乡村振兴这把火烧得更旺。


到2021年底,福清每个村都将建有生命公园,既尊重“落地为安”的传统观念,又能遵循生态环保理念,满足村民就近安葬需求。建设生命公园,因地制宜在公园内设置草坪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是福清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一个缩影。设立村规民约、张贴警句格言、喜事新办、丧事从简都成为福清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真实写照。


改善民生 奏响和谐新乐章


“不用交一分钱,每个月都有养老金领”“明年我90岁,每月的高龄老人补贴就能有200元了!”“有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仅住院费能报销,药费也少了。”聊起这些年福清实施的各项社保政策,老人们高兴得合不拢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


近年来,福清坚持把教育、医疗、养老、安居、路网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放在首位,力求补齐“民生短板”、提高“民生质量”。2019年福清市财政安排6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用于民生事业,增强群众获得感。


上世纪80年代,福清城区只有寥寥几所学校。如今,教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校安工程建设、“名校+新建学校”的办学模式得到加速推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仅今年就安排了4.4亿元,用于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目前,福清一中新校区、实验小学第二校区、滨江小学第二校区等15个项目已动建,福清一中观溪校区等5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福清还加快“健康福清”建设,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继福清妇幼保健院、福清医院新院先后建成投入使用,福清市中医院住院大楼主体工程及福清市医院急诊楼扩建也进入施工阶段,福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已启动。阳下街道镜洋镇海口镇江镜镇沙埔镇等镇街还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了宿舍楼、医技楼、病房等配套设施的新改扩建和修缮工作,促进基层卫生所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稳步提升。无现金支付、线上预约等“互联网+”等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相关服务也陆续落地。


福清首届开渔节,百帆竞发庆开渔。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中央公园玉融山栈道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张晨 摄


福清在全市打造“一村一池塘”,让源头活水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点睛之笔。图为一都村池塘。 林牧易 摄


福清龙江两岸的城市风光。郭高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