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鼓励大众创业创新的背景下,网上采购逐渐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一种探索和尝试。由于商品类型的选择性、供应渠道的多样性、商品价格的优惠等有利因素,很多大学生采购商不仅赚了不少钱,还把真正的进口商品带给亲朋好友,为自己赚足了“里子”,赢得了“面子”。
然而,这种火爆网购的背后却是乱象丛生,频繁使用社交软件刷屏令人生厌,不问出处难以保证产品质量,逃避法律追究涉嫌走私,急于“套现”,透支个人声誉。这些问题表明,大学生网上购买秩序仍然混乱,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明确。因此,加快建立健全大学生网上采购规范体系,对于维护各方合法权益、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促进大学生网上采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毕竟用“代”来规范是可靠的。
要为“代”标准化,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规范大学生网上购物,法律制度不可缺位。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学生网购行业建立有别于传统业务的法律制度,厘清涉嫌违法犯罪的网购模糊领域,出台一揽子法律治理措施,努力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帮助大学生网购化解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从而保障购买从业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代”要规范,重点是加强教育宣传。从之前的“空姐代购案”到现在的大学生代购乱象,反映了人们对网络代购法律认知的盲点。大学生采购从业者和消费者都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应采取各种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保障大学生采购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以“代”来规范,关键是强化理性认知。大学生虽然“没有深度涉入世界”,但正在逐渐步入成年人的行列,思想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要加快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理性认知能力,直面网购,学会自我分析、自我保护、自我约束,分析自己是否适合网购,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不法侵害,约束自己不打合法的“擦边球”。(长江网包大林)
编辑:肖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