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管理控制循环的核心问题是项目成本控制各环节循环的有效性和协调性。项目成本控制的对象是项目后评价所反映的投入产出效益。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如果不严格控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作,计算要细致、细致,不能太多也不能遗漏。同时要尊重现实,不要算计太多,不要高估冒风险,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自我声誉。在上述基础上,要保证“量”与“价”之间的准确契约,白白进行工程结算,促进竣工结算良性循环。
工程造价审计的内容
一、工程量的审核
1、工程量的计算应力求准确
计算各分部工程量时,各分部有自己的计算规则,必须按照计价表的规定执行,掌握计价表子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检查工程量的计算单位是否与套用的定额单位一致。比如土木工程混凝土部分的板、梁、柱工程量计算中,柱按楼板内净空高度计算,即扣除板厚,梁按扣除板厚计算。
2、审查变更项目、签证、批准工程量
现场签证和设计修改通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已完成一部分施工的,计算返工费;施工前通知变更的,扣除原图纸工程量。此外,还需要审查签证内容是否与合同中包干费的内容重复。比如计价表中的包干费已经包含在抽机队排雨水签证中,要从结算中扣除。
二、单价申请审核
1.单价申请的批准
单价申请审查是审查申请的计价表是否合理准确,项目是否重复申请。比如在装修工程中,墙面的工作内容已经包含了扫灰水的部分,那么乳胶漆的单价就要从扫灰水的部分扣除。在基础工程中,对于基础埋深2m以内的基础工程,已经执行了定额中土方的附属项包价,且附属项已经包含原土回填内容,故这部分单价不应再适用。如果是招标项目,检查单价是否与投标报价的单价一致。
2.审查应用估价表中主要材料的价差计算是否合理
在套用计价表单价的过程中,当使用的主要材料价格与计价表价格不同时,按相关文件和计价表执行。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价格应按原基价计入直接费,在收费表中以价差作为主要材料价差。否则相当于计算更全面的费用。
总之,要防止单价过高过重。
三、收费审计
收费标准根据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文件和规定,结合合同、招标文件等相关文件确定。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审查收费表的执行是否符合项目性质。例如,对于新扩建的项目,不能应用修缮工程计费表或装修工程计费表。
2.施工企业的收费等级或建筑类别是否与收费表中的收费一致。
3、计费费率是否正确。
4、主材调整价格是否与工程合同规定的材料价格取用时间一致。
5.对于费率较低或总价较低的项目,应特别注意变更或新增项目是否低于去年同期。作为建筑的生产过程
综合审核法是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合同或协议及有关费用计算规定和文件,对计价表的工程量、单价和费用计算进行综合审核。其实这种方法和画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一样。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施工图预算。投资少的项目,如维修项目;工作
程内容比较简单分项工程不多 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和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动。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常常采用这种方法。二、重点审核法
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通常的做法是选择工程量大,并且造价比较高的项目进行重点审核。如基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门窗幕墙工程等。高层结构还应注意内外装饰工程的工程量审核。而一些附属项目、零星项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沟、水池、垃圾箱 等,往往忽略不计。其次重点核实与上述工程量相对应的定额单价,尤其重点审核定额子目容易混淆的单价。另外对费用的计取、材差的价格也应仔细核实。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减少,效果较佳。
三、对比审核法
在同一地区,如果单位工程的用途、结构和建筑标准都一样,其工程造价应该基本相似。因此在总结分析预结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的单方造价指标、工料消耗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分折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目进行重点计算,找出其差异较大的原因的审核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1、单方造价指标法:通过对同类项目的每平方米造价的对比,可直接反映出造价的准确性;
2、分部工程比例:基础,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门窗、围护结构等各占定额直接费的比例;
3、专业投资比例: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照明等各专业占总造价的比例;
4、工料消耗指标:即对主要材料每平方米的耗用量的分析,如钢材、木材、水泥、砂、石、砖、瓦、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单方消耗指标。
四、分组计算审查法
就是把预结算中有关项目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审查分项工程量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把若干分部分项工程,按相邻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进行编组。利用同组中分项工程间具有相同或相近计算基数的关系,审查一个分项工程数量,就能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的准确程度。如一般把底层建筑面积、底层地面面积、地面垫层、地面面层、楼面面积、楼面找平层、楼板体积、天棚抹灰、天棚涂料面层编为一组,先把底层建筑面积、楼地面面积求出来,其他分项的工程量利用此些基数就能得出。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审查速度快,工作量小。
五、筛选法
筛选法是统筹法的一种,通过找出分部分项工程在每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工程量、价格、用工的基本数值,归纳为工程量、价格、用工三个单方基本值表,当所审查的预算的建筑标淮与“基本值”所适用的标准不同,就要对其进行调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便于掌握,审查速度快,发现问题快。但解决差错问题尚须继续审查。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得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化,这就需要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既全面又有侧重点。在工程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时时要有控制造价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