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血液。主要有两种来源: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股权融资。本章将开始聚焦债务融资,即加杠杆,这是持续杠杆政策环境下非常重要且敏感的话题,每个企业都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债权融资是企业有偿使用外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的债务融资主要分为银行信贷、民间信贷、债券融资、信托融资、项目融资、商业信贷和租赁等。债务融资后,企业需要承担所获得资金产生的利息,并在贷款到期时向债权人偿还本金。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最大的区别在于债务融资只拥有资金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当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再仅仅是股权融资时,企业就产生了杠杆。
之所以称债务为杠杆,是因为债务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阿基米德曾在物理学中解释杠杆:“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经济学中的杠杆也是如此。意味着当某个财务变量发生小幅度变化时,企业中的固定费用就像一个支点一样存在,此时另一个相关变量就会发生大幅度变化。根据杠杆效应,由于借款产生的利息等财务费用是固定的,当息税前收益增加时,每只普通股承担的固定财务费用会相对减少,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更多收益。有效合理地“加杠杆”会使企业资本结构得到优化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及利润,回报投资者,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优势:
一方面,在第一,企业可运用负债经营以较少本金获取较大投资收益。,对于资金不足但想扩大生产的企业,利用债务融资,如银行贷款,收购目标企业可以加速企业规模的完整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支持企业加速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对于资金雄厚的企业,可以借钱扩大投资范围,寻找规模大、相对稳定的投资机会。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投资规模大、时间长的项目,一般都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在第二,以债权融资的方式进行企业兼并改组,有助于促进企业进行优胜劣汰。,尚不成熟的中国金融市场,经营状况和信贷质量良莠不齐。效益好的企业可以通过借钱的方式收购、兼并其他企业或其上级部门,壮大自身实力,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的企业被迅速淘汰,进一步规范了市场,提高了市场有效性和资本流通能力。
但加杠杆一定要有“度”,过度加杠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如果企业的债务总额超过了自身的偿债能力,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就会导致企业陷入支付困境,甚至破产。无论结果如何,企业都要付出巨大的财务困境成本。
在首先,就直接成本而言,主要包括清算或重组的法律成本和管理成本。,破产之前和期间,企业本身无法从专业和客观的角度分析现状。这个时候,第三方中介,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都会介入。众所周知,支付给第三方中介的费用是一笔巨款。
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就间接成本而言,主要包括因债务困扰而使经营行为受阻所带来企业信誉的丢失。's商誉是与政府或其他企业合作的基础。资不抵债导致经营能力大幅下降,将对公司商誉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说到合作,企业可能会因为资金困难而失去合作机会。
韩国大宇集团是历史上因为过度杠杆而倒下的企业不计其数,甚至是曾经大家认为大而不倒的巨头也难逃杠杆的厄运。.最著名的企业,成立于1967年,曾是韩国仅次于现代集团的第二大企业,也是世界20大企业之一,资产650亿美元。1997年底,韩国发生了金融危机。根据杠杆原理,为了降低企业的财务和经营风险,企业应该减少利息支出,偿还债务。然而,大宇集团非但没有减少债务,反而继续大量发行债券,继续“借贷经营”。此时,其借款利率远远大于资产利润率。过度负债导致大宇集团债务负担过大,无法按期足额偿还本息,名誉扫地。然而,银行不再愿意向大宇集团提供贷款,这影响了其再次筹集资金的能力。到1999年初,其资产负债率一直很高,资不抵债,面临破产。今年7月,该集团被韩国四家银行接管,一度辉煌的大宇集团实际上已经倒闭。
中国的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之
后快速加杠杆,成为全球企业杠杆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以从2015年底开始,中央已经开始下定决心去杠杆。在这种政策导向下,一批违规、过度加杠杆的企业成为政策打击的对象。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赵薇事件。2016年12月23日,万家文化的控股股东万家集团与赵薇夫妇的龙薇传媒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向龙薇传媒转让其持有的1.85亿股万家文化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万家文化已发行股份的29%,股份转让价款合计30亿元。但是,这30亿元是赵薇夫妇用6000万资金、50倍的杠杆所撬动的,然而,在龙薇传媒与多家银行就该项目开展融资合作进行沟通时,均明确答复无法完成审批,赵薇夫妇的这项收购计划最终流产。事后告知书显示,在控股权转让过程中,龙薇传媒通过万家文化在2017年1月12日、2017年2月16日公告中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万家文化股价随即从暴涨变为暴跌,个人投资者受伤惨重,赵薇夫妇也被处5年证券市场禁入。不难看出,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加杠杆没有错,但不是借的钱越多越好,不能不顾风险。去杠杆也没有错,但去杠杆的过程中也会有新的机会。对企业来说,必须建立理性科学的杠杆思维,在这里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及时控制好负债规模,把握住负债率和偿债能力的指标。负债虽然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但并不等同与企业负债越多越好。企业应在借入资金之前便应对自身的经营情况及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结合自身情况确定适当合理的负债比率。
第二,增强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企业负债经营的目的是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及盈利的能力,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的占用率。
第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前制定负债财务管理计划。任何企业的经营不善及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发生,都是因为前期没有完善的负债财务管理计划。企业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储备或预备偿还债务的资金,以保证债务到期时可以有足够的资金偿还给债务人。
第四,通过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并行的方式,实现企业融资发展。我们之前的课程提到过“过去负债端不顾一切的加杠杆,搞资本运作,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飙升到160%以上,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远远超出发达国家91.7%和新兴市场104.3%的平均水平。”未来,为引导资金的脱虚向实,国家将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市场。企业需要学会运用股权融资的方式,逐步降低自身企业经营时的债权融资规模,减少杠杆经营的风险。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我从杠杆效应是如何产生的,有效合理地运用杠杆会对企业产生哪些好处、不合理的运用杠杆会产生哪些风险,及如何加杠杆不加风险,去杠杆不去机会进行了讲述。杠杆效应在过去极大的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众多企业从中受益良多,但快速发展的背后往往伴随着风险。随着未来中国监管逐步趋严、去杠杆的大环境下,企业更加需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学会主动控制杠杆,资本永远是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