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小诸葛是谁的绰号,小诸葛白祟喜

作者:蓝颜亦是倾城

1934年10月10日晚,红军被迫离开江西苏区,开始战略转移。谁能想到离开苏区这么大的问题,博古和李德决定拍拍脑袋。

当时的三人决策小组由“伯、李、周”组成。政治上,博古说了算,李德只是一个打了几天仗的外国人,实际控制着红军的军事指挥权。红军总政委周没有实权,主要负责一些辅助工作。

当时大部分红军干部对长征一无所知,因为李德荒谬地认为突围应该悄悄进行,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彭后来回忆说,他对此并不清楚,更不用说总指挥官了。许多士兵在刚刚退出反“围剿”的防御阵地后就参加了长征。

虽然我走得很匆忙,但我什么也没带。两个核心柱承载了大量材料,仅搬运工就超过1000人。这样一支拖沓的队伍,挤在狭窄的山路上,行进速度可想而知。

1934年10月20日,红军来到第一道封锁线。这一封锁由被称为“南方天王”的广东军阀陈控制。蒋团结各界军阀“合围”红军,打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小计策。大小军阀都不傻。他们都清扫自己家里的积雪。至于红军的“围剿”,那是别人的事,即使出去工作,他们也不会出力。

在越过第一道封锁线之前,红军派人去迎接陈,说他们只是经过这条路,答应不进入他的领土。陈欣然同意,只要红军不进入他的地盘,其他一切都可以说了。

在等待红军越境时,陈命令他的部下朝天鸣枪,给一个表演,为红军送行。

红军已经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蒋介石的一些幕僚认为“他们大多数人还在苏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由那而来”。蒋氏不敢下令“围剿”红军,不愿让红军跳出自己的包围圈。他只能命令湘粤两军在湘粤边境形成第二道封锁线,阻止红军西进。

此时,粤军陈主力已撤,湘军何键部处于分散“清剿”状态。湘中湘南只有一些地方民团武装,红军如入无人之境。

11月8日,红军顺利通过第二次封锁,进入湘南。姜尝回,急令湘南诸部,分兵三路,封锁郴州、宜章、乐昌。但此时蒋介石对红军两个主力纵队的“追击”已远离湘赣边区。

11月10日,红三军团前锋部队在离宜章30英里的白石渡被击败

守卫的地方民团,一路乘胜追至宜章城下。城内守军见红军来势凶猛,吓得半夜弃城而逃。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奉命控制了距粤汉铁路十多公里的九峰山。由于红军顺利占领了敌人第三道封锁线的重要支撑点——宜章和白石渡,至15日,红军顺利跳出了第三道封锁线。
蒋氏此时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红军西进的战略企图,遂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调集了16个师近30万人向湘南地区集结,准备实施“湘江会战”,企图在湘江以东全歼红军。



桂系军阀白崇禧人称“小诸葛”,是个老狐狸。他认为红军从湘南去湘西找红、六二军团,只是路过广西,没必要为了老蒋和红军拼命,他借故给红军留出了几十公里的渡江空间。
遗憾的是,红军决策层对这一敌情变化,居然毫不知情,依然按常规行军,毫无抢渡之意,错失良机。
直到11月25日,红军才决定,以红一军团为右翼,红三军团为左翼,向湘江前进。行进期间,蒋氏派飞机抛撒传单,扬言要在湘江全歼红军。红军开会讨论时,博古和李德固执地认为,这是蒋氏故意吓唬红军的,执意按原计划进军。


11月27日,红一军团前锋第2师,占领了从屏山渡至界首的60里内湘江渡口,但周浑元部此前已占领道县,桂系15军也返回灌阳;湘军刘建绪部同日进占全州,南北夹击红军的态势已经形成。



此时的红军,其实情况还不算太糟糕。最近的湘江渡口只有100余里,如果此时抛弃“坛坛罐罐”全速前进,还可以利用最后的时机,抢渡湘江。
但是没有如果,庞大的红军核心纵队辎重压身,100余里居然走了两天,直到11月30早上,第一纵队才从界首渡过湘江;第二纵队更是拖到傍晚才全部过江。


由于纵队行动迟缓,紧随其后的红八、红九军团无法及时过江。担任两翼掩护的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


红三军团第5师两个团奉命阻击桂军。桂军在大炮和飞机的掩护下,向红军前沿阵地发起猛烈攻击。红军腹背受敌,与桂军展开白刃战,浴血奋战三昼夜,一直坚持到30日下午4时多。在这次战斗中,红军两个团几乎伤亡殆尽。
11月29日,红三军团第4师第10团在界首南光华铺背水一战。彭德怀把指挥部设在离渡口仅有几百米远的一座祠堂里,亲自指挥。在激烈的战斗中,团长沈述和火线任命的团长杜中美,相继牺牲。


11月30日,红一军团第1师、第2师在脚山铺打响了对湘军3个师的阻击战。脚山铺是敌人进入红军渡口的咽喉要地。敌军在多架飞机掩护下,攻势越来越猛。第五团政委易荡平身负重伤,敌人又端着刺刀上来了。易荡平趁警卫员不备,举起手枪饮弹自尽,宁死不做俘虏。


从28日到30日,红军以重大的代价,终于保住了渡江通道,核心纵队得以顺利过江。


至12月1日凌晨,除核心纵队已过江外,全军12个师,过江4个师,还有8个师尚未过江。此时,新增的湘军南下,桂军也不断北上,红军面临被敌切断的危险。


12月1日凌晨1时半,红军下达紧急作战命令,要求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后续部队于1日通过湘江。凌晨3点半,总指挥部又联名给红一、红三军团下达了一定要保证执行命令的指令。这份命令,是最高指挥机关联合的名义,其分量可想而知!危急情况可想而知!


最后的决战打响了,红一军团与湘军在脚山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拼杀;红三军团也与桂军在新圩、光华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此时渡口两翼的阻击战场炮火连天,过江的渡口也一片混乱,已经打乱了建制的部队、机关拥挤在一起,不时从天空掠过的敌机丢下的炸弹,在人群中炸开了花……



中午时分,大部分红军渡过了湘江。余者被赶过来的湘、桂军分割包围,绝大部分壮烈牺牲。


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是长征以来最紧张、最激烈的一次战斗。红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彭总面对湘江,悲愤大喊:“我该怎么向这些战友交待呀!”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