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白蛇:缘起》的续集《白蛇2:青蛇劫起》正式上映。我想知道你是否去电影院重温你的爱情。电影票我已经买好了,下班后等着看!
那一年,《白蛇:缘起》凭借出色的画风质量和精湛的剧情获得了4.4亿票房,圣诞节元旦春节之间公认的全年最冷档期(只排了12%的片,第一天在哪吒35%起步,后期接近70%),还有废渣团队的死亡宣发(青蛇的公布也是一言难尽),但能有这样的成绩也不容易!
说到这里,尔巽不禁感叹,近两年电影票房神话不断刷新,黑马频频出现。那你觉得如果投资电影行业,会比炒股好很多吗?
前段时间有粉丝留言说,给百人股票推荐群加了一个股票分析师的微信。
然而,这位大师并没有带他的股票,而是以认识,宣扬起投资电影比炒股更赚钱,诱导其参与电影投资。某电影制片厂的高管为由
大师口中的电影投资项目并不是一部鲜为人知的小制作,而是主旋律电影《长津湖》,由吴京和易烊千玺领衔主演,陈凯歌、徐克、,其主演和导演堪称豪华阵容
52939016" mention-index="0">林超贤联合执导。
这位老师还声称:“影片上映后,每三个月就可以分一次红”。只要舍得投钱,几个月后就能坐等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分红到账,收益高达164%。

▲骗子常用的假分红图
好在,这位粉丝虽然心动,但还是留了个心眼,在后台询问了二巽。
其实,通过“荐股”、“上映后就分红”这些关键字句,已基本可以判定是投资类诈骗。
一般票房分账是在电影下映后,这上映后3个月就分红的钱,哪里来?可想而知。 其次,荐股群、投资理财大师本身就不靠谱。去年5月,公安就破获过一起“杀猪盘”荐股诈骗案,100人的大群,99人都是骗子,只有最后1人是受害者。

▲粉丝后台询问截图

事实上,类似的影视投资骗局还有很多。
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卖50亿后,很快就有骗子打着转让《姜子牙》份额进行诈骗。

光线影业副总裁刘同在微博发文称,有假冒光线高管签约《姜子牙》份额转让的诈骗团伙,就在光线影业楼下被警察带走。
是的,骗子就是这么明目张胆!行骗地址就选在《姜子牙》出品方的办公楼下,还约受害者一起喝咖啡(咖啡都是受害者自己掏钱

)。

同样,春节档热映的《唐人街探案3》,也因为前两部不俗的票房成绩,成为诈骗分子下套的主推电影。
骗子对外宣称,只要客户投入10万元就能获得电影0.01%的投资份额,并参与瓜分票房收益,预测的最高收益可达128%。
最终,由于受骗人数不断增加,逼得出品方不得不出来辟谣。
表示自己从未授权第三方对《唐探3》项目融资,并强调任何第三方都不具备该项目对外引入投资的权力。

最令人无奈的是,除了涉嫌合同诈骗或者冒充出品公司高管外,大多数影视诈骗都有合法的投资合同,投资人一旦踩雷大概率只能算“投资失利”,很难被认定为诈骗。
就算走法律途径胜诉,诈骗公司早已实现了快速收割,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变现资产。


最后,二巽为大家总结了两种影视投资的常见骗术:
第一种:利用虚假“联合出品”行骗
骗子会打着“联合出品”的名头,引诱受害者上钩,并告诉受害者“影片播放时可以打上自己或孩子的名字”。
最扰人视听的是,这些诈骗公司甚至可以在专业的影视APP中查询到。这是因为诈骗公司提前与真正的出品方签订了投资合同,但合同是有到账期的,签订合同不代表会真正支付款项,只是用于行骗活动。

▲图源知乎
第二种:虚挂明星,伪造合同,利用虚假项目行骗
这类骗局通常会通过各种方式和受骗人取得联系,聊天之后再向受骗人透露,自己的公司有一个影视投资项目,收益巨大。接着,骗子会冒充影视公司发布虚假影视项目,或者直接利用网上待上映的热门电影、电视剧的信息伪装成影视公司进行招摇行骗。
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骗子还会伪造各种正规证明骗取受骗人的信任,如:广电总局备案、拍摄许可证、公司营业执照、影视合作纸质合同、版权收益证书等。

总而言之,有关影视投资的各路充值APP,网站,微信群,统统都是骗人的,他们基本都是蹭着电影的名号在骗钱,有的甚至项目本身就是假的。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真正好的项目早就被内部消化了。
二巽温馨提醒:
当你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的时候,很有可能只是被骗子锁定了而已

来源: 终结诈骗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