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唐莹莹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业损失惨重。但从今年三季度旅游酒店业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来看,旅游行业的企业开始不同程度的复苏。
前几天,CEO陈刚在他去的战略发布会上说:“现在看来还没那么糟糕。”陈刚指出,今年1月到3月底,是最忙的时候。全公司3000多人在办理退款和取消订单,包括开发运营的同事。4月,公司做了一个很大的调整,“回到创业公司的状态”。
陈刚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业绩恢复快于预期,6月份何去何从,平台实现了当月盈亏平衡;8月份,国内机票预订量出现疫情以来首次正增长。9月,中国酒店预订量超过2019年同期。
“我们在能不能活下去方面做得很好。”陈刚说。
然而,今年旅游业的所有环节都被安排降到了前所未有的冰点,但大量从未坐过飞机的人却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飞行。根据Qunar.com的数据,在通过Qunar.com购票的用户中,有934万人是首次坐飞机,这是近五年来的新高。
陈刚表示,虽然行业面临很大困难,但2020年依然会盈利。陈刚指出,今年去哪儿平台新增交易用户保持数千万增长,其中近一半是三线以下城市用户。“首次飞行”用户将在未来两年持续高速增长,成为支撑去哪儿乃至整个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日,陈刚在接受本报(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Qunar.com宣布的三年内冲击500亿元GMV(商品总量)的目标,公司内部还是认可的,但受今年疫情影响,半年后可能会达到。
谈公司:今年投放金额至少缩减50%
去哪儿是今年疫情爆发后第一家宣布预付款的在线旅游平台。早在今年1月30日,陈刚接受《The Paper》采访时就透露,已向去哪儿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下同)。
日前,陈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疫情以来备份到哪里去的成本已经高达数十亿。“但有一个备份周期。一开始,它继续撤退,航空公司继续还钱。”陈刚指出,“核心问题是航空公司是重资产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
净利润方面,陈刚表示“肯定不如去年”,但陈刚指出,去年营销投入有所不同,今年去哪儿至少减少了50%以上的投入金额。但陈刚认为总体上“还不错”,比团体平均水平要好。此前,陈刚在战略发布会上表示何去何从:“按照目前的复苏速度,到12月底,我们将实现全年盈利。在复苏水平和速度方面,我们在整个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在现金流方面,陈刚表示,现金流去哪里没有问题,现金流去哪里最保守的时间应该是12个月。“12个月不是一分钱,我们可以坚持12个月。”
“我曾经是一家创业公司,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虽然这次很累很辛苦,但这次感觉挺安全的。”陈刚说:“我肯定不能死,但我可能活不好。”
谈目标:2022年中可达到2500亿GMV
到目前为止,机票和高星级酒店都恢复得很好,恢复速度很快,甚至比去年有所增加。“因为便宜。”陈刚指出,“高星饭店原来是4000多元,现在是1000多元。”
其中,机票方面,因为机票价格下调,首次乘坐飞机的900多万人中,有不少来自高铁用户。“500元是一个分水岭。如果用户发现坐火车需要500元,坐飞机需要500元,那他一定要选择飞机,更何况今年很多都是300元左右的机票。”
谈及陈刚在2019年1月去哪儿年会上宣布的“未来三年冲击2500亿元GMV”的目标时,陈刚表示“有点艰难,但会努力”。
陈刚表示,2019年全年GMV将达1600亿元。正常情况下,GMV将在三年左右达到2500亿元。“但确实今年的影响比较大,对2021年的预测也不会太乐观。最多2021年和201年一样
9年的国内差不多持平,或者增长5%至10%。”陈刚表示,“乐观一点应该说2020年不算吧。但是这个flag我们内部还是挺认可的,2021年到2022年,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2022年六七月份可以达到这个数据。”对于如果有第二波疫情,陈刚表示:“我们的效率会更高一点。”
在去哪儿的战略发布会上,去哪儿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民航旅客量将达到6.29亿人次,与2019年相比增长10%,同比2020年或超50%。
谈战略:“新低价”不是“打价格战”
去哪儿数据显示,2020年,去哪网平台机票价格创五年来新低,较去年下降17%。而今年的人均出游成本同比下降一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哪儿发布了“新低价”的战略。不过,陈刚指出,“新低价”的战略并不代表“低品质”,更不是“打价格战”。
“大家说起低价,价格战就出来了。但是我们定义一下,低价其实分三个角度来看。”陈刚指出,从平台经营的角度来看,低价第一是指打破商家供给和消费者的信息差,也就是说“低价搬运工”,把低价的产品放到前面;第二是参与“低价设计”,即在质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设计低价的产品。
“比如一个四星级的酒店大概要600元,含早餐。但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不会早起去吃早点,但四星级的酒店早餐价格很贵。”陈刚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你参与他的价格设计,产生一个新的价格叫不含早餐的价格,这就是一种低价产品的设计。”
陈刚强调:“低价其实跟低品质、价格战不是一码事。”
陈刚表示,去哪儿未来的方向非常清晰且坚定,就是坚持“低价+品质”。一方面,在机票、高星酒店这些高品质、标准化的产品上维持对绝对低价的追求;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客单价较低、碎片化的产品,去哪儿平台将帮助供应端升级,增加用户支付的每一单位货币的获得感。
在谈及“低价战略”时,陈刚提到,低价和价格战是有很大交集,不过他表示,在未来两年内,在OTA(在线旅游平台)领域里面“打什么都不会打价格战”,因为“第一没有基础,第二不会有效果”。
陈刚指出,目前包括携程、去哪儿、飞猪、同程和美团等5家OTA的规模都已经很大了,“互相都打不掉”,所以这种情况下“打低价”是没有价值的,应该说所有商家平台都在低价设计和低价平台规则上“做文章”。
谈竞争:行业内的平台之间没有壁垒
对于行业内5家OTA的竞争,陈刚表示,总体来看5家的产品线,外观心态来看是一样的,本质区别是美团以本地化为主,其他4家以异地出行为主。其中,去哪儿和飞猪在年轻用户和低价产品方面竞争更多,而长期来看,和美团的战略竞争更多一些。
不过,陈刚指出,“双边平台”是当前行业内能容下多个品牌同时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双边平台”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成为一种形态,平台和用户是互相加强的效益。
而在竞争壁垒方面,陈刚认为,平台之间没有壁垒。“我们5家规模都非常大。哪一个平台说我竞争壁垒很高,那都是骗人的。”陈刚指出,“没有什么这个平台能做或者不能做,我觉得这一点还是要承认的。”
因此,陈刚认为,5家OTA会越做越像。“因为每一家商业模式都比较接近,只是大家的客户群体和供应端效应不同,这两件事决定了这场仗应该会延续得比较久。”陈刚称,“每一家的客户要把对方覆盖是非常漫长的。也许5年或者10年以后,5家会变成3家,这完全有可能,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年之内可以达到的。”
“只要不出现不计代价的竞争,这个行业会相对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态势。”陈刚认为,目前来看,在“打掉”对方的事情上,5家OTA的成本和动力都是非常不足的。
“理论上来说,只要去哪儿不犯大的错误,坚持自己的定位,一个是低价,第二个是品质。在客户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他对质量或者个性化有追求的时候,这条路走对,我觉得去哪儿就不会败。”对此,陈刚指出,“新低价”的战略针对的是增量用户。
“存量用户会受增量用户的影响。”陈刚表示,“今天引导消费者需求的是年轻人。中年人在跟着年轻人跑,他们排队我们也去排队,老客户跟着新客户的品味在跑。抓住新客人的品味可以为更多用户创造价值。”
责任编辑:刘秀浩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