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前看的书籍,创业买什么书看

音量和音量大概是近两年最时髦的词,亲切生动,也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

从工厂到微软的“斗争力量”因主动加班而被点名批评

清华学生骑自行车时都在跑节目,被誉为内卷之王

007,一个互联网大公司,一个被体制困住的外卖小哥,一个为身体焦虑的女人,一个为考试疯狂的衡水,都是注定的,所以有人形容这是一个“万物皆可卷”的时代。

在无处不在的“量”中,创业也是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毕竟吃瓜的普通人没想到“高端局”会这么滚?

2021年6月6日,齐鲁对线下创业路演的描述足以感受到当下创业环境的残酷:“这一次,我们在创业阵营收到了近3500份申请,最终进入了33家公司,录取率不到1%。”

国内创业环境的整体基调准备出来了:行业量、赛道量、创始人量!

新零售、电商出局、生物科学、半导体、航空航天等技术驱动的赛道以“极高的进入壁垒”挤满了人

清华北大牛逼吗?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美国国防部高级规划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一个接一个上台.

会上,一位投资人大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学校里最有实力的学生,在最有实力的赛道上创业吗?”

内卷下的创业众生相

: #A3A3A3;">毫不夸张地讲,大批优秀的人才都挤在创业这条路上,几乎所有的行业和赛道都到了“刺刀见红”、“近身肉搏”程度。


不过,“卷中最卷”当属你我他都知道的热门赛道,例如,移动互联网领域里的社区团购、跨境电商等。


自电商行业杀出拼多多后,“下沉市场”成为了新老选手的必争之地,2020年社区团购团长规模达到了200万,坊间戏称百团大战。


整个市场在疯狂烧钱内卷下,迅速进入了无利可图的拉锯战,如今大量的企业已经无粮可打选择了默默退出。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社区团购公开披露的融资事件达19起,融资总金额达到171.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1~5月,社区团购赛道只有8起融资,两家头部平台融资额度就占95%以上。


热门赛道外,还有一条赛道也让投资者们“爱恨交织”,那就是和巨头一起卷~


此番顾虑并非无稽之谈,在金钱、资源、人才等方面,初创者确实很难与巨头匹敌。


在奇绩创坛上海分享会上,一位MBA毕业的女士表示,自己的创业项目就是因为看到巨头入场所以迟迟不敢下手。话音刚落,全场便整齐划一地给出了答案——“你先做,做了再说!”


事实上,巨头云集的领域,走出来的独角兽也并不在少数。


在长短视频竞争激烈的现下,B站靠着ACG属性和独特的社区生态,左牵腾讯右拉阿里,保持独立运营的状态下,走出了极具自我风格的路线。


这说明,与巨头一个赛道也并不一定会被裹挟入内卷旋涡,还有可能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获得BUFF加持。


归根结底,对于初创者而言,无论什么赛道真正绕不过的就是钱。


石佳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期间资金链断了不止一次,他很清楚自己的小项目拿融资是不太现实,只好跟亲戚朋友拆借,总算见到了曙光。


但他身边的很多创业者都倒在了黎明前,如果再有一点资金就活了,或许再挺挺就见到光明了……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创业成功本就属于少数人。相关数据显示,63.76%创业者根本没有接触到融资环节,就已经创业失败狗带了。


更尴尬的是,现下外围环境不明朗,投资机构掏钱更谨慎了。无论创投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龙头效应都非常明显,2021年,这个趋势可能还会继续加强。


连续创业者陈旭已经打算坐吃过去两年融资的老本,上一个共享经济创业项目,在赛道火热时,一年内连续拿了两轮融资,并用资本烧死了中尾部创业者。然而,随着风口坠落,共享经济各个赛道已经跑出了龙头企业,他的项目被资本无情斩杀。


“创投行业本身一直就是二八定律,优秀的头部项目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好项目的投资是靠抢的,这一点在往年亦然如此。”一位投资人就表示。


热门赛道上,资本的拥趸让普通创业者艳羡不已。


创业者祝云表示,自己做的新能源项目属于新兴事物,所有关注新赛道的VC/PE都蜂拥而至,排队洽谈,不乏国内国际排名前几名的机构。


同一领域的创业者李琦也透露,在透露出融资意向的时候,大约20家机构前来争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微信里多了70多位投资人好友。


在长期的发展中,投资人的工作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和流程规则,但是现在“赚快钱”似乎成了唯一的致胜法则,需要更多观察的早期项目和冷门赛道项目,往往得不到大多数投资人的青睐。


遇见有温度的资本,破茧重生


不过,也有投资人持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逐利并没有问题,但投资需要保持怀疑、尊重常识,追求的是稳定、持续的长期回报,而不是讲故事、玩股价“击鼓传花”的一时游戏。


2020年8月27日,小鹏汽车正式在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总市值很快超千亿人民币,与蔚来、理想共同迈入百亿美元俱乐部。


作为小鹏汽车最大的财务投资方,IDG资本自A+轮入局小鹏汽车,并后续在B轮、C轮都持续加注,持股比例仅低于创始人何小鹏、战略投资方阿里巴巴。


与今日上市的风光相比,小鹏汽车在2019年曾遭遇至暗时刻。当时,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连下滑,造车新势力被集体唱衰。


逾一年没有融资的小鹏汽车启动了C轮融资,不同于早两年的机构争抢,这一轮融资很难推进。


“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自己跳进去后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何小鹏对外表达了造车的烧钱程度,钱不够花,市场又异常萧条,愿意对小鹏伸出橄榄枝的机构少之又少。


擅长挖掘新经济独角兽的IDG资本,选择逆势加码小鹏汽车。看似赌博式的魄力背后,是该机构对造车新势力的深刻而系统的调研,以及对何小鹏的能力的信任。


“何小鹏既有从0到1的经验,也有从1到N的操盘能力。更重要的是,即便在加入阿里这样的大平台后,小鹏还能拥有再创业的热情和敢于吃苦的耐心。”IDG资本合伙人杨飞如此表示。


愿意在创业项目的早期入局,耐心等待并长期陪伴项目成长为细分领域头部的投资机构,IDG并不是独一份。


腾讯投资同样践行“长期主义”理念,投入了大量早期创业企业,且在陪同企业长跑的过程中,体现了足够的耐心和包容,从不急功近利。


初创企业太美医疗,明略科技、燧原科技都是腾讯长期陪伴的企业,以燧原科技为例,腾讯自2018年8月领投Pre-A轮以来,连续4轮次跟投。


长期陪伴是投资行业里的压舱石,更考验资本的价值判断,和长线过程中的支持能力。


资金的投入外,在被投企业需要做出最关键战略选择的时候,腾讯也会积极提供资源和帮助,不离不弃。


在京东打造移动端体验时,在滴滴进行技术架构提升时,在燧原科技需要热启动时,腾讯都提供了关键性的帮助。


与此同时,腾讯还强调共建和开放,对被投企业不干预、不控制。马化腾表示:“在细分垂直领域,被投企业本身才是专家,股东不用‘多事’,不干扰企业自身的运行就是最大的管理”。


太美科技CEO赵璐提及,腾讯投资会定期和他们交流,但不会问财务怎么样、指标完成多少,而是很细致地关注公司更长远发展的指标——模式如何建立、在行业内如何建立更为坚固的竞争壁垒、未来在医疗数字化行业如何建立更多链接。


在投资领域,腾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避讳”离职的“自家人”。


腾讯对很多离职创业的前员工都予以了慷慨支持,富途证券、小红书、水滴、MAX电竞、小鹅通等近20家腾讯离职员工参与创业的企业,都曾获得过腾讯的投资。


2014年的时候,潘国华从腾讯离职并发起创办了“南极圈”——腾讯离职员工组织。一年之后,腾讯亲自投资了南极圈,文化不是一般的Open。李华创办的富途证券也获得了腾讯A-C轮三轮融资支持。


无论在哪个时代,创业都并非易事,融资只是对项目阶段性的肯定。很多投资人,或者部分创业者,都寄希望于通过融很多钱,拿大量补贴,不断用资本的力量去压死竞争对手,这很容易会陷入误区。


企业发展是一场长跑,资金和流量只是这个过程中的能量原料,最重要的还是企业本身的体能、技巧、以及意志力,这些才是企业最核心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能够选择到三观一致的投资方,破局内卷时代,同样不失为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