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洗文身在国内的文身工作室开始普及,“它比文身疼20倍”
张怡知道这会让导演不高兴,但她还是忍不住纹身的念头。张毅是北京一所公立幼儿园的25岁老师。10月初,她在脚踝上放了一朵黑色的花。
纹身在年轻人中悄然流行,甚至成为一些潮人的标配。人们不再注意穿了哪些奇怪的纹身。“七八年前,我们的客户大多是‘混血儿社会’,但现在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强子纹身店的纹身师刘强(强子)说。纹身艺术家王晨阳对此表示赞同。他在伦敦沃尔瑟姆福雷斯特的纹身工作室告诉我:“也许会员也喜欢纹身。”如今,时尚明星对纹身感到惊讶并不那么容易。你至少应该向詹姆斯弗兰科导演学习。在刚刚结束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他把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和伊丽莎白泰勒的照片放在后脑勺上,然后戴着光头走过红毯,成功引起了“喧嚣和骚动”。
与纹身有关的故事一直很受欢迎。2007年,中国台湾省导演的周美玲电影《刺青》在台北上映的第一个周末,票房就超过了236万新台币。2008年,美国TLC电视台真人秀《迈阿密文身师》(迈阿密墨水)》第六季结束。《纽约文身师》 (NY Ink)出现在2011年,该剧第一季平均每集收视人数达到130万。今年,两位纹身艺术家在北京三里屯杨茁纹身工作室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
中国的纹身群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三里屯新纹身工作室纹身师陈洁的印象中,北京的纹身数量在2010年左右开始增加。9月底,我来到她的工作室,一个月后只持续了2个小时左右。“2014年中国客户的占比已经远远超过国外客户,达到833.36万,2005年这个比例还是233.36万。”陈洁说。纹身师杨茁已经经商10年了。现在他拥有3家店铺,10个纹身师,预约期还需要一到两个月。在本地标签图片应用nice上,有超过271万人关注“纹身控”标签,说明“纹身是一种信仰”。
根据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美国人在纹身上的花费约为16.5亿美元。新兴的中国市场仍然缺乏系统的统计数据。中国的纹身客户有哪些?2013年销售额5.3亿元的YOHO!2012年5月,该公司推出了美国纹身标签Body Graphic,其核心客户是16-28岁的潮人。其总裁牛聪晓提供了他们的判断标准:“真正的潮人还是纹身;那些‘泛潮人’想说我也很新潮,但骨子里不是真正的潮人,会买纹身贴。”
想要纹身的人在各种网络讨论组中热烈讨论最流行的图案是什么,这是纹身成功必不可少的一步。纹身师和纹身师都把纹身当成一种创作。在纹身之前,张译也在网上做了很多功课。找一家合适的纹身店不容易。她设想用繁体字写“易”这个名字,然后把草书头做成喇叭。“我是金牛座。”张毅说:“我想到这个想法,觉得很自恋,但是很棒。”当她看到强子纹身店的纹身师林抚生(小林)的设计时,这个谨慎的决定变得很容易——林抚生擅长写作和小图片,他非常立体地处理角。
然而,纹身师的成长需要时间。纹身师丹桑托罗在VICE 2011年发布的系列纪录片《文身时代》(纹身时代)中展示了如何“愚弄”那些不知道怎么做的纹身师。当他们不小心画画的时候,只要告诉他们“更酷,可以免费送”。这个技巧对一些新手来说仍然适用。杨茁说,80%的第一次纹身的人只知道他们想要纹身,但他们对风格没有概念。“设计图一般一稿通,因为他们对第一个纹身有强烈的渴望。”王晨阳说。杨茁工作室的纹身师克拉拉李(达明饰)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其实你越听纹身师的话,纹身就会越好。”
隐藏位置和花名的小图片仍然受到新手的追捧。他们喜欢在经典图案上做局部改变,比如把一个头骨画成笑脸或者选择不同的语言。在北上广、香港等一线市场,一个小图文也很贵。27岁的朱锁锁是一家房地产公司董事长的秘书,两年前,她和男友像年轻夫妇经常做的那样,把对方的名字放在怀里。“我们到了北京,一个人花了20分钟,每人花了2000元。”朱锁锁说。社会学家朱灿找到了法国著名纹身艺术家莱昂林的工作室Alchemink,在他的腰上写了一条蛇和“窝”字。“2000大洋,只是一小块。”朱灿说。2000元是国内一线市场高端纹身店的起步价。
很多文身店希望根据国外文身市场按小时收费,但是国内大部分文身顾客还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担心文身师会耽误工作时间
高价格。若以小时计,文身师的小时单价在人民币1500元左右,知名文身师的价格还会翻上几番。这一价格已超过伦敦市行价100英镑-120英镑,且还在上涨。考虑到大图耗费的小时数,这笔费用将会非常可观。最基本的满背图案从割线到打雾(上色)至少需耗费20-30个小时,复杂的机械臂图案可能要文上70个小时。在佣金合理的文身店,文身师可按顾客单价拿到50%-60%的分成。生意好的时候,李成敏称自己月入人民币8万元。
西单是北京文身店早期的聚集地,位于西单商圈的占山文身店每年的收益在人民币100万元上下。现在这个聚集地显然在向三里屯转移,今年年初刘强把店搬到了这里。三里屯文身店的布局颇像连锁便利店7-11,每几百米就有一个。
文身展正变得愈加频繁,并开始覆盖到新兴市场,比如北京周边的地级市廊坊。展会面向大众,尤其是文身爱好者和艺术家。著名的伦敦文身展被称为“文身艺术家的英超联赛”。
作为离中国内地最近的大型国际展会,8月的第二届中国香港国际文身艺术展吸引了101名文身师来交流手艺,其中近一半来自海外;同时参展的还包括器材经销商,他们在特定区域销售包括夏安文身机、伊特诺颜料、雕漆墨黑等知名器材及颜料。为期3天的展会门票价格为280港元。组织者沈龙威表示:“香港有150多家文身店,近200万人拥有至少一个文身,占香港总人口数的1/4。”他同时还在香港经营一家名为飞腾刺青的文身店。
上海御刺青工作室的文身师黄武交付了2万港元的场地费,租下两个展位,这是国际展会的参会均价。他提前办理了香港当地文身工作证,并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公布了展会现场文身的预约电话。最终,御刺青拿下了展会彩色组及学院派组的两项大奖和全场总冠军,黄武在微博上即时发布了获奖信息。从长远来看,这些花费都将得到回报,“参展拿奖都可能会让他们身价倍增。”杨卓说。
文身展制造了一批新文身客。在伦敦,最适合秀文身的炎热天气已经结束,但文身旺季还将持续至少一个月。“就跟时装周一样,文身展后会引发一波文身热,大家都跑去文身。”不素之刻的另一位文身师余洪强(Owen)说,“这是惯例。”
一些中年女性也开始选择在腰间文上色彩艳丽的花纹,以遮掩疤痕或妊娠纹。从前小众时代的文身图案也正在遭遇换代,这又是一笔“回头客”的生意。在伦敦,这种喜新厌旧的风气更为盛行。“我们通常会推荐顾客做遮盖或者图案的扩展,如果颜色太深就需要用激光减淡。”王晨洋说。
激光洗文身在国内的文身工作室开始普及。“它比文身疼20倍。”李成敏说。这项业务满足“再度文身者”,以及希望抹去“旧情”和出于客观原因必须洗去文身的顾客。朱锁锁年初一度想洗掉手臂上男友的姓名,她得知明显的文身有可能让她无法通过国家公务员入职体检。“这样的人并不多。”杨卓说。朱锁锁最终选择了保留文身,并决定进入另一个行业。王晨洋在考虑是否可以为“泛潮人”加入可清洗的人体彩绘业务。但他们仍要考量成本和收入相比是否值当;同时也要小心选择专业的彩绘颜料,以免客户的皮肤产生过敏。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彩绘不会对身体造成永久性创伤,缺乏文身“永恒性”的味道。“但特定场合会有市场。”王晨洋说。
杨卓工作室打算发展文身艺术的周边产品,他们已经开始出售印有原创文身图案的T恤衫。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正在进行一个名为“文身师,刺青者”的展览,博物馆邀请了包括三代目雕佑西在内的多位当代文身大师在13件超写实人体部分模型上创作文身作品。是的,你不文身也没关系,兴许它很快会成为一门脱离最初身体介质的独立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