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范)在今天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介绍,教育部正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结起来有六条措施。
“第一个是建基地,建模型。”颜屋表示,目前,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建了19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教育部还建设了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以改革标杆和示范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改革走得更深。
“第二是制定标准,建立质量。”颜屋表示,教育部发布了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和课程要求,为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三是抓课程、强基础。颜屋介绍,教育部打造了线上线下创新创业“黄金课程”,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建立了3400门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和6500多门“专创融合”示范课程,大学生选课人数达3400万人次。
四是加强师资力量,使结构更好。教育部聘请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其中各示范校有1.7万多名专兼职创新创业教师和4.2万多名兼职教师。教育部还为双创教师组织了近4000次培训,培训了34万名双创教师。
五是推动政策升温活力。“高校全面推行弹性学制,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机制,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颜屋说,目前,各示范校已为206万大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成绩单,5年内已有3700多名大学生暂时休学创业。
六是加强实践,提高能力。据了解,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的同时,教育部还设立了国家级大学生培养计划。今年,全国1088所高校共立项3.8万余个项目,16万余名大学生参与项目,项目经费达7.6亿元,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通过这样全面转变育人理念,改革质量标准、教学方法,创新体制机制、技术方法,‘我敢突破,我会创造’已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新的素质教育。”颜屋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