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学校道路、宽敞明亮的阅览室、美观规范的公益广告、规范的消防设施、文明有礼的师生……清一小学的每个角落、每个人都洋溢着浓厚的创作氛围。光明区政协委员何庆成表示,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创建文明城市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文明要从孩子、小事、日常做起。
为更好地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创建文化为契机,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学校董事长何庆成的带领下,清漪小学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提升校园文化气质,建设文明和谐学校
学校成立两年来,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师生成长发展为目标,加强教育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开展了一系列创建“人文生态书香和谐”校园的活动。何庆成介绍,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学校积极开展舆论宣传,营造文明氛围,坚持育人为先,建立新人德育。老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因此,“师德师风建设,抓教师作风,重成长”是学校队伍建设的重点。
同时,学校坚持“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的理念,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习惯。一是德育多元化。学校通过“教育引领、活动推进、家校结合”三种方式对小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习惯养成、礼仪教育”,以教学开放日、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实现家校结合。二是在学科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为了培养学生的习惯,塑造学生的品德,学校实施了《光明区小学生午托管理问题的研究》、《小学生习惯养成策略的研究》、《问题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三个区级项目,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育是育人的保障和基础。何庆成介绍,“以德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完善德育队伍,学校设立“红领巾监督岗”,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小助手”作用,开展“明星学生”评比,成立家庭委员会促进家校互动,并以区级重点项目《光明区小学生午托管理策略的研究》和项目《小学生行为习惯策略的研究》为指导,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从而整合了“育人”的基本内容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文明城市建设有哪些明显变化?在光明工作多年的何庆成充满自豪地说,变化太多了。过去,城市里的村庄乱丢垃圾、乱盖乱建、堵塞消防通道、乱扔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今,当你走进公明峡村的柚子镇,你会看到房子的外墙上画着五颜六色的图案,充满了现代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原来的56栋普通农民房经过重新定位和升级改造后,没有了城中村的影子,变成了知名的产业空间,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创业生活。城市整体环境趋于一致,道路畅通、环境整洁、市容市貌有序、居住舒适,居民幸福感持续上升。
柚子镇只是光明村的一个缩影。城中村综合治理以来,为城中村管理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城中村的治理和美丽蓝图的绘制,成为“大美村”最生动的实践。
你对未来的创意工作有什么看法?何庆成说,学校建设和谐校园,展现文明之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过去的两年里,学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消息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