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东湖高新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登记注册窗口,不少市民排队办理营业执照登记。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6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杭珂 张珊妮)'s新民营经济是光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5日10时,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东湖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二楼。整个办公大厅都是登记企业、办理变更、等待证照站着或坐着的人。一天上午,“营业执照发放”窗口已发放营业执照80余张,其中23家新生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
10时30分,90后浙江金华小伙王珏赶到登记窗口办理企业变更地址、登记“设立”业务。短短四个月,这是他在武汉的第二家企业。“今年2月,我在韩注册了一家计算机软件企业,初期投资近30万元。我已经入不敷出,开始盈利了。今天来这里变更企业地址的时候,注册了一家网络科技企业,是原来业务的延伸,已经提交了成立材料,在等证照。”。
15日,在东湖高新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登记注册窗口,不少市民排队办理营业执照登记。
王珏五年前毕业于武汉的一所大学,去年从杭州辞职,在汉创业。目前,公司有10多名员工。“我专门设计了淘宝店,离开了电商发源地杭州,又来到武汉,看好这里的电商优势。”。
当听到武汉首次提到“新民营经济”,提出武汉已经到了大力发展新民营经济的阶段时,这位浙江小伙子非常激动:“我读书的时候,武汉的年轻人见面问:我在哪里工作?杭州人见面都在说:去哪里创业?以前觉得武汉国企多,科技小公司少。光谷刷新了我的认识。我期待‘新民营经济’在合适的时机出现,让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能够生存和发展。”
来这里咨询的光谷某大学硕士研究生小余说,导师团队想创业。“在新民营经济的制定上,我们是新的‘四军’,这已经‘坚定了我们的勇气’”。
截至5月底,高新区聚集民营企业49464家,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3%。今年1-5月,东湖高新区新注册民营企业5538家,同比增长8.4%。
15日,在东湖高新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登记注册窗口,不少市民排队办理营业执照登记。
信用管理工业除尘“经营范围”里新词不断增加
光谷成新民营经济成长高地
“光谷企业在不断拓展我们对经营范围的认知”,光谷工商登记负责人表示,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包含交通、医疗等民生领域,光谷民营企业“经营范围”新词汇不断增加,表现出较强的活跃度和创新性。
武汉创星汇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彭表示,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归和职业经理人入驻孵化器,与以往的创业主体和创业方向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一年,在这个孵化器注册的7家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刷新常识,比如,旅游搜索引擎中的一位著名职业经理人辞职后创业,4月份成立企业,用大数据方法做信用管理”。她介绍,从重庆回国的德国人带着德国合作伙伴来到武汉,刚刚在光谷注册了一家环保和工业除尘企业。“除了刷新行业空白、吸引投资、为韩带回智慧,新民营企业还能打造一批新的‘金领’。比如某职业经理人在孵化器创办的物联网行业,成立不久就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
据行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光谷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5月份为例,新注册企业1257家,其中新技术企业占14%。比如将卫星导航技术应用于灾害防控的,15%是新兴产业,做物流自动化的,8%是新业态,27%是新商业模式,发展势头强劲。
[编辑:王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