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和考生都对法学专业感兴趣,大家对五大书院的四个系也比较熟悉。学法律的学生应该为司法考试做好准备。法律考试是学法律的人入门的先决条件。后期对口就业工作如下:
1.律师:高收入需要一定的积累,加班是常态。同时,28岁效应特别鲜明,大城市或大律所热闹,而小城市或知名度不高的律所相对困难。
2.政府机构:一般指“公安法务部”,以法律和检察院居多。
3.法律事务:大企业有法律部门,收入水平与企业效益和个人在企业的地位有关,比律师容易。
4.大学:研究生或博士留在大学任教,收入与各大学水平相关。顶尖大学甚至要求有相关的留学经验。与前三种职业相比,高校教师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我们来看看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五院四系附属的其他学院除外)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知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其法学院是主要学院之一。王毅教授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成立的第一所正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机器”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要重镇、汇聚国内优秀法学人才的平台和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1998年,全国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首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
朝阳大学成立于1912年,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当时被誉为“中国最好的法学院”,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和“无庭(庭)”的美誉。
E; --tt-darkmode-bgcolor: #131313;" class="data-bgcolor--tt-darkmode-131313">中国政法大学
2008年开始国家和教育部推行“六年制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中国政法大学成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我院成为试点学院之一,并于2013年起承担起全部六年制法学实验班的学生培养工作。全院师生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思路,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经过努力,2014年首届六年制法学实验班已实现全员就业,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迄今为止,我院已为社会各界输送优秀毕业生上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已成为国家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及政府机关、经济实体的骨干和法学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法学院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法学研究项目,科研成果丰硕;教师参与多部国家法律法规起草和审议工作,多位教师受邀参加中央各部委、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重大法律问题论证工作。法学院对外交流活动广泛,与海内外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专家学者互访、学生交流等活动十分频繁。

北京大学法学系
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许多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跨世纪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新世纪人才,拥有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史学、知识产权法学等诸多法学二级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凭借梯队合理的法学精英师资团队,北京大学法学院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创建世界一流法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些年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国际化方面不断推进,已与近百所世界顶尖大学的法学院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在欧美多个著名法学院设立联合研究机构。2013年,在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QS排名中,北京大学法学院名列中国大陆法学院第一名。2015年至2017年,北京大学法学院连续三年位列QS排名全球前20名左右,稳居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名及亚洲前三名。

清华大学法学系
清华大学法学院具有高质量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并且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科教育,设有法学专业和法学(国际)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并设有法律硕士项目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LL.M.中国法硕士项目(含国际仲裁方向)。
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清华大学法学院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自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以来,法学院始终重视学科发展,并于2019年通过“双一流学科”中期评估,获得评估组高度肯定。法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强调学术研究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重视国际交流,已与一批世界一流的法学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收获较高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力。清华大学法学学科在2020年度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第27位。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华政人遵循“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发扬“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精神,已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院,源于1908年湖广总督赵尔巽向清政府奏请设立的湖北法政学堂,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时,法学院就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1979年武汉大学恢复法律系,1986年重建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法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首批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设有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比较法与中国法”硕士项目。武大法学院现有34个研究机构,其中包含1个“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高端智库(首批)、2个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国家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1个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1个最高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研究基地。
经过百年洗礼,武汉大学法学院为近现代中国冲破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以及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被誉为“珞珈山上的王牌军”。

西南政法大学
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政法学院、重庆财经学院法律系、贵州大学法律系和云南大学法律系,正式挂牌成立西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并入西南政法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近7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近30万,是全国培养法治专门人才最多的高校。曾任或现任国家首席、一级或二级大法官和大检察官的西政毕业生共计53位。在新一届国家机构主要领导中,毕业于西政的人数仅次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目前,有5位校友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3位校友任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60余位校友担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在中国法学会组织的七届共70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中,先后有18位西政校友入选,占比高达26%。
以上的这几所学校都是分数比较高的学校,那对于成绩不是特别突出的孩子想学法学,可以考虑法学专业排名在B+、B、B-的学校。



前期对专业和就业方向要做好相关的了解,包括大学四年的相关课程设置都要了解清楚。不要看到别人学的这个专业就业好就报这个专业,一定是要适合孩子的,大学是以专业为主的学习,跟高中的基础学科完全不一样了,专业选的不合适,学起来不易,就业也是问题。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领域,提前做好规划的人生是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