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梁实秋写过吃。他走过来说:“面条,谁没吃过?”
说到面馆,全国大街小巷小餐馆多,大型连锁少。味千拉面是最早被人们想到的品牌之一。其母公司味千中国(00538.HK)已登陆资本市场十余年。如今,2020年餐饮业衰退后,各路资本纷纷看中这一传统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面馆投融资规模达到近10倍,融资金额不断刷新纪录。
在资本的加持下,这些新面馆的估值和售价不断被推高。一些只开了三年店的品牌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永远五六十元的面条比比皆是。
跻身标准化快餐行列
平日中午,上海南京东路恒基名人购物中心B1层的Met面馆熙熙攘攘。乍一看,大部分都是一边吃面一边盯着手机的单身食客,偶尔也会有三三两两的顾客陪同。
在附近,一份面条搭配小吃或饮料是食客的标准。面条和饭菜的价格从22元到46元不等,零食和饮料的价格在15元左右。
记者算了算时间,从手机到桌子只用了5分钟;从进店到付款不超过30分钟。
最近火起来的兰州拉面品牌陈相贵,正在这个小面馆不远处建设装修一家店铺。“何复捞面”的招牌挂在恒基名人购物中心对面的弘毅广场B1层餐饮中心最显眼的位置。
在南京路步行街500米范围内,这三家面馆将会相遇。这与近期投资机构齐聚一堂,进入中国面馆赛道的状态非常相似。
公开资料显示,7月8日,何复老棉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距离获得4.5亿D轮融资还不到8个月;我认识了边肖,今年3月和7月拿到了两笔融资,最近一轮融资超过1亿元;6月,吴冶面条宣布获得3亿元A轮融资(然而企业搜索数据显示为3500万元),这是目前餐饮行业已知的最大规模A轮融资。近日,其再次获得高淳创投的A轮投资。马继勇、张拉拉、陈相贵三个兰州拉面品牌也在今年陆续投票。
投资张拉拉的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有40万家面馆,其中20万家是非常受欢迎的兰州拉面。他还大胆预测,“中国可能开上万家连锁店的只有两类,一类是便利店,一类是兰州拉面”。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在选择面馆品牌时主要关注的是
注以下几大要素:工艺可复制性、口味全国性、营销现代性。在张毅看来,面馆的未来一定是通过连锁扩张来达到规模化,这也就意味着其制作流程势必不能过于复杂,如果一些面馆过于依赖师傅的手艺,则很难受到资本的青睐。可复制性的生产工艺和高重复度的流水作业,让越来越多的中式面馆品牌跻身标准化快餐行列。
疯狂扩店的小面馆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面馆大火其实是消费拉升带来的机遇。《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显示,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下,中国成为全球最活跃的餐饮消费市场,拉动国内外品牌共享市场机遇。
面馆在中式快餐细分品类中占比超过6%,但这样一个“国民品类”,长期处在一种“有品类无品牌”的境地。此次,资本在中式面馆赛道“跑马圈地”,目的也是显而易见,就是要尽快抢占市场份额。
新兴面馆品牌的一大共同特点是摆脱了传统中式面馆店面小、环境乱、服务差的刻板印象。记者在走访体验几家新兴面馆后会发现,宽敞明亮的店面、整洁舒适的软装、热情周到的服务似乎已成为常态。比如在陈香贵,会收到来自服务人员的茶水和头绳,以及好客的笑容。
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新一代面馆瞄准的受众显然是新一代消费者。艾瑞调研数据显示,超五成消费者因生活节奏加快而外出就餐频次增加,90后等网生代年轻群体更是其中主力。除满足基本需求,这一类消费者对产品格调的要求更高。
据不完全统计,张拉拉已开业门店共26家,尚未开业门店27家;陈香贵已开业门店41家,尚未开业门店38家;马记永已开业门店37家,尚未开业门店33家。而根据相关报道,张拉拉在获得首轮融资之前,已开门店不过4家。

张毅告诉记者,投资机构在进行面馆考察时,会更倾向于选择约有十家门店左右的品牌,一方面可挖掘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进行模式验证。
“在投资阶段,投资人并不会过分关心盈利问题。一般情况来看,如果这个投资标的是亏损状态,而且是战略性亏损状态,投资商是最喜欢的。”
马记永成立至今不到三年,实体店面不过近40家,红杉资本已经递上了高达10亿元的投资意向书。陈香贵完成新一轮融资后,估值已近10亿元。张拉拉的最新投后估值也已达6000万美元(近4亿元人民币)。
各家面馆都提出了扩店计划,密集布店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打法。创立于2018年的五爷拌面在获得A轮融资后就定下了“万家店”的目标。创始人孙雷透露,2024年左右,五爷拌面的门店数量将会突破7000家。
为加快连锁化步伐,五爷拌面采取的扩张路线是“自营+加盟”并进,以强加盟为主。对于所有加盟店,五爷拌面均采取有品牌、有服务、标准化的准直营店管理模式,从而尽可能规避高速规模化所带来的质量风险。
一开始就主打中高端路线的和府捞面,此前在扩店规模上似乎更显谨慎。2013年和府捞面开出第一家门店,如今的门店数量约为350家,平均一年50家。但如果想要完成2021年底450家的目标,也就意味着现在不到2天就得新增1家。
虽有数据显示,餐饮业的毛利率一般能达到60%,扣除房租、水电、人力等成本,净利润可维持在15%~25%的区间,但经过简单计算后不难发现,利润总额似乎和投资估值不在一个量级上。
而反观另一面,昔日提出“千店计划”的拉面类“老大”味千拉面在去年的疫情冲击下还在不断关闭店铺,而其近年来业绩也持续下滑,2020年更是亏损近8000万元。对于刚崭露头角的新兴面馆而言,当潮水退去,或许将会发现谁在裸泳。
张毅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仍有容量,但中式面馆品牌不可能持续被资本追捧,也很难再被一直推高。他认为目前几家中式面馆未来或许都成为不了霸主,因为消费者本质是需要多元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