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克峰)1月21日,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婧,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赵伟宝解读我市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婧表示,聊城市近期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印发〈聊城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和《行动方案》),进一步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行的《意见》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企业担保贷款,在贷款范围、条件、额度、利息补贴等方面延续了2013年以来的政策。
具体来说,符合条件的城乡企业家可以申请最高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全额贴息;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额度为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给予基准利率50%的贷款贴息。贷款期限一般最长为2年。还款及时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允许申请期限不超过2年的创业担保贷款。
聊城还将积极探索反担保创新方式,对商务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大型商场、特许连锁企业等给予一定的商业贷款反担保授信额度,允许其在授信额度内为所辖企业和店铺提供反担保。
刘婧说,2015年,全市新增创业贷款担保基金2300万元,达到1.97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2亿元,就业创业1.5万人。今后,他们将积极与财政、PBOC等部门协调,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简化审批流程,降低担保门槛,帮助更多城乡企业家实现就业创业。
《意见》中也提到,聊城每年认定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不超过10个,对已开发闲置两年以上的房地产项目直接购买或租赁作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对租金、宽带网络、公共软件等给予适当补贴。
鼓励各地盘活破产困难企业闲置或低效的土地、商业建筑和闲置厂房,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捷、全要素、开放的创业场所。
允许中创空间等新孵化器从省、市奖励资金中提取部分资金,通过入股、贷款等方式支持新成立的小微企业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适用于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中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
支持企业搭建为所有人创造空间等多形式创业平台,鼓励骨干企业从传统的管理控制型组织向新型创业平台转型,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让员工成为平台的创业者。
科研人员创业技术股占比50%至70%
(记者孙克峰)“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在谈论创办的企业,他们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至少可以转化为技术股份50%,最高可以转化为70%。”1月21日,刘婧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刘婧表示,在积极推动大众创业方面有很多突破性政策,比如设立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聊城市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作用,发行大学生未来工作收益权证券化产品等。
此外,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开办担保贷款的,按当年新增担保资金总额的10%给予风险补偿,中央和市政府各承担5%,市级风险补偿从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列支。
建立企业相关费用清单管理制度,取消所有企业相关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为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创业积极性,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在完成单位下达的各项任务前提下,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离职开展创新工作或创业,或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兼职收入归个人所有。鼓励高校允许全日制学生离校创业。创办企业的学生,其企业与其专业相关的,可视为其参加实习、实训或实践教育的时间,并按相关规定计入学分。结束
善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政策,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的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限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聊创办的企业,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按至少50%最多70%的比例折算为技术股份。首次创业满一年可获1.2万补贴
本报讯(记者 孙克峰)“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影响,我市部分传统行业企业面临裁员压力,在稳定就业岗位和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
刘婧回答说,为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对就业工作的不利影响,两个文件提出了应对措施,如对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转型升级项目、创业创新项目、教育培训项目等,特别是新上项目,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优先给予支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家庭服务、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
另外,还会落实国家规定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新招用劳动者的,按照规定给予创业岗位开发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等。
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全市统一执行1.5%的失业保险缴费费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从2015年起,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的政策适用范围由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主辅分离、兼并重组5类困难企业,扩大到所有釆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企业。符合条件的上述5类困难企业,按照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其他企业一般按照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30%给予稳岗补贴,根据企业困难情况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50%稳岗补贴所需资金由失业保险基金列支,补贴资金主要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和技能提升培训等支出。
另外,对所有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企业均可申请享受稳岗补贴。
还要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支持企业以新招用和转岗人员为重点开展培训。加强聊城创业大学建设,提高创业者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值得注意的是,对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正常经营满12个月的创业者,给予不低于1.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有条件的县(巿、区)可将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放宽到符合条件的新注册个体工商户,给予不低于2000元的补贴,巿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给予50%的补助。各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应优先为有创业能力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提供创业场所,按规定给予场地租赁费用减免。有条件的县(巿、区)对毕业年度的高等院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租用经营场地创业,并且未享受场地租赁费用减免的,可给予一次性创业场所租赁补贴。
创业大学在全市设立51家教学点
本报讯(记者 孙克峰)“目前,聊城创业大学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如何?下步我们将从哪些方面加强创业大学建设?”1月21日,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提问说。
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赵维保回答说,为促进大众创业,按照省人社厅、财政厅《关于在全省创建创业大学的指导意见》要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建设了聊城创业大学,并于2014年10月26日正式揭牌运营。聊城创业大学引入了国内一流的创业培训四级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团队,根据不同创业行业和群体,进行本地化开发,把整个培训过程分为创业能力、创业实训、后续服务三个阶段。采用实景模拟教学模式,提高创业者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全市51家定点培训机构设立了教学点,形成了以聊城创业大学为龙头,以教学点为依托,覆盖城乡的创业培训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聊城创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健全、运营和教学模式先进,服务功能完善的非学历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去年10月份,我市在全省创业大学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介绍了先进经验。
赵维保说,今后他们将重点加强聊城创业大学和教学点建设。一是与国内知名大学合作,聘请创业领域著名学者和知名企业家共同为全市培训创业导师200名,创业孵化平台管理人员100名。二是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创业大学+教学点”创业培训体系。三是加强创业培训课程体系研究、升级和创新,推广“创业理论+创业实训+后期跟踪服务”的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培训质量和效益。力争成为首批省级示范创业大学。(聊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