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聊天,聊到疫情给大部分行业带来的悲观和惨淡的情绪,我只是笑了笑自己:三年的文化旅游创业,把疫情冻了一年半[笑哭]。
2018年7月,在朋友的支持下,成立了一家文化旅游产业公司。我还跟劝我工作的朋友开玩笑说:像我这样一个对中国旅游业没有任何贡献的人(我是陌生人,喜欢安静不喜欢动,出去开会也没有出去走走的想法)误以为是文化旅游公司。我不敢说它能有多大。让它继续下去是上帝的恩惠。
因为不是业内人士,所以不敢说大话,也没有向老师求艺的意识。他可以说无知者无畏,可以对抗旧主。反正他没有规章制度可以坚持。因此,他决心从终端的角度来看待它,做一个极端的产品主义者。他还因地制宜利用好蓝谷“大院院”的资源,重点开展科技攻关工作。
研究的细分,从教育部门作为“课堂的延伸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文化旅游部门作为“文化旅游的新业态”,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也难以掩饰产品极度短缺的窘境。产品和渠道充斥着旅游景点和旅行社开展的传统旅游加研学旅行背心等假研学产品。市场启动以来,科学合理的工业产品基础尚未建立。
研究的教育属性注定指向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其运行需要更严格的安全保障,更清晰的教育教学语境,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这些都不同于传统旅游从业者所能提供的。一个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耐心的教研,另一端只注重短期和眼前的利润。这种矛盾的存在在于,作为一名新兵,我们可以快速融入行业并获得
2019年,对学校的研究需求进行了探索。我们抓住机遇,善用产品和营销策略,做了6万人的调研规模。这种规模惊呆了一批小伙伴,使得这种在蓝谷还没有开放的业态,突然成为财富创造的热点。我们也是从蓝谷唯一的文化旅游公司起步的。仅一年时间,该地区就成立了十几家大大小小的研究公司。他们大多看到了6万人背后的盈利前景,然后进来切蛋糕,注册公司,招人,等着大家聚在一起,准备财富收割。
上述情景在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疫情趋缓时再次出现,随后被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爆发震惊。在很多小伙伴看来,之所以坚持经营亏损状态,是因为2021年下半年研究市场的爆发。这种爆发式的需求足以弥补今年的辛苦坚持,然后.你知道的。
随着研究行业的进入,我们借用一句描述漂亮女孩的时髦话:咸甜由你决定。
你可以用传统的旅行套装来做,在这个过程中,在这里进行一次旅行并拍照。孩子的感受不重要,花钱的父母满意;也可以从教育的角度看待孩子,给他正确的学习观,塑造他的大学观,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基于此,如果是第一种状态,枯萎是疫情反复中的高概率事件。因为你缺乏强大的初始支持,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心理状态必然不足以支撑下去。遗憾的是,目前新势力中并不缺乏这样的想法。
第二种状态的研究从业者虽然人数不多,但在这场疫情和与病毒长期共存的困境中,有足够的动力和机会走过来。研究性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减政策中找到了更明确的定位和更有力的政策导向。
所以在这次疫情的影响下,我们还是保持乐观的操作心态。同时忙碌程度不亚于疫情前,他们都很忙。不同的是:在疫情之外,他们忙于学习和接收;在疫情之内,农产品被迭代。
疫情的危机和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唯一的区别在于从业者解读哪些方面更多,执行力更强。
在此,祝愿各位同仁能够坚守初心,平安度过疫情!
青岛顾岚海客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
焦雷青
2021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