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什么是环评报告表,环评什么时候开始做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将于明年1月正式实施,该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环评报告中公众参与环评的相关规则。但实际上,在2017年1月环保部发布新的环评总体规划时,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公众参与和环评文件编制分开,项目业主负责”。此后,许多规则在公众参与措施中得到了实施。

一、施工方负责的三次

1.7个工作日内与环评单位签订编制合同

开放渠道:建设方网站、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站或相关政府网站(以上三个渠道以下统称网络平台)。

公开内容:报告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和环评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公众意见表网络链接。

征求意见时限:报告编制过程中,公众可向建设单位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意见

2.报告草稿(初稿)完成后,

开放渠道:三种方式同时开放。在网络平台(解释见上文)、地方报纸、地方公共场所张贴公告。

公开内容: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咨询论文报告的方式方法、征求意见的公开范围、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方法等。

征求意见期限: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给出建议的方式:方法规定“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但在实践中,它是在公告中专门宣布的。例如,居民通常更喜欢使用邮件,但有时他们不得不在不被接受时邮寄。

对环境影响公开质疑意见较多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公开座谈会或证书、专家论证会(公开听证会主要针对质疑项目,专家论证会主要针对质疑环评技术)。

听证会通知时间:会议召开前10个工作日。

通知内容:会议时间、地点、主题、公开报名范围、报名方式。

通知渠道:网络平台,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张贴公告。

意见回复: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根据采纳的公众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建设单位应当对意见说明驳回意见的理由。

3.报告完成后,报环保部门批准前。

开放渠道:网络平台。

公开内容:报告全文及公众参与说明(以前环评公众参与放在环评报告中,现在由企业自己完成,包括流程、范围、内容、意见整理分析、采纳等。).

征求意见期限: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建议方式:以公告规定的方式为准。

特色:建设项目所在工业园区已开展规划环境评价公众参与,且项目性质、规模符合规划环境评价的;那么建设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就可以省了,第二次、第三次公示可以减少到5个工作日。

二:环保部门负责三次

4.环境保护部门接受报告后,

开放渠道:环境保护部网站。

披露内容: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公众参与说明、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方法。

征求意见期限:不少于10个工作日。

5.在环境保护部门作出批准决定之前,

开放渠道:环境保护部网站。

公开内容: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环境影响、环境保护对策

措施、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并且同步告知~建设单位和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特别之处:上述两次公示时,公众可以提出对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意见和建议,举报相关违法行为。环保部门对收到的举报,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必要时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公众反馈意见采纳情况。(注意是可以反馈,不是一定会反馈哟)。


环保部门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重新征求公众意见,退回环境影响报告书。


6、自作出审批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


公开渠道:环保部门网站。


公开内容:审批决定全文,并依法告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及期限。


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特别说明: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组织公众参与时弄虚作假,致使公众参与说明内容严重失实的,由负责审批的环保部门将该建设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失信信息记入环境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开。


公众提出的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