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赵萍: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不可“天马行空”
众信。人民网成都3月3日电全国人大代表赵平: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不能“天马行空”
记者岳艺彤
“自主科技创新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但科技创新不能‘天马行空’,需要符合市场规律和科技规律。实用性是测试创新技术的最高标准。”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R&D中心总工程师赵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创新体系和创新文化需要不断发展。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碳中和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赵平说,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规模已跻身世界前列。在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下,各种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但一些新技术的实用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赵平认为,创新技术只有在行业内成功转化应用,才能体现其价值。有效的技术创新也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出去”的关键。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与俄罗斯、瑞典、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有合作。去年还首次进入南美市场,实现了项目落地厄瓜多尔。
深耕风电领域15年的赵平告诉记者,“走出去”不仅有助于中国新能源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也推动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提高质量控制标准,有助于为“中国制造”技术和产品赢得良好口碑,从而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赵平看来,中国新能源产业技术与市场的结合仍有待提高。她表示,新技术的成熟需要时间,但快速发展的市场不会“坐等”。虽然市场需求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但仍存在原有技术跟不上市场更新速度,新技术未成熟就被替代的情况。“不利于中国原创技术的‘健康成长’。”
赵平以风电行业为例。目前,中国企业普遍使用进口的风荷载计算软件,但这类软件是基于海外环境开发的。“有必要开发更多适合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原创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赵平建议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行业管理体系等方式,推动国内发电计算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提升行业意识,拓宽行业发展路径。”赵平告诉记者,大约7年前,四川被认为不适合发展风电,但低风速发电技术的创新和完善,使包括四川在内的许多低风速地区充分利用了风电资源,从而加快了我国碳中和的进程。
赵平还关注风电储能技术的发展和退役风电叶片的回收处理。她说,风力资源的不稳定限制了风电的稳定供应。建议大力发展储能技术,在风电“旺季”储能,为全年稳定供电提供技术支撑;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风电叶片投入使用。这种刀片体积巨大,回收不当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完善退役刀片回收流程。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赵平每年都“以科研精神进行研究”。今年两会期间,她准备了净化网络环境、规范养老金调整办法、将成渝城市群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名单、加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