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女性才华横溢,事业蒸蒸日上。在阳光明媚的三月,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妇女节。如今,各行各业的女性都在工作中炫耀自己的才华和激情,孜孜不倦地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让中原更加辉煌。它们太神奇了!
大河网记者何
她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回到家乡,成立了五营山农民专业合作社;她建了村里第一个养鸡基地,搭建了贫困群众创业打工的平台,反哺农村;她积极传播科技知识,扎实提高村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她的名字叫李立宏,一个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木兰”。
李立宏,鹤壁市鹤山区鸡家山乡李家鼎村人,村妇联主席,鹤壁市五营山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法定代表人。回国创业之前,她一直在外打工。后来,她听说家乡有很好的扶贫政策。经过调查,李立宏发现她所在村独特的山地地形和原生态自然环境与散养鸡的养殖环境十分契合,于是她在村里建立了第一个土鸡养殖基地。
“事实上,一开始并不顺利。规模化养殖和家庭养殖其实是不一样的。边摸索边赔钱是很辛苦的,但也没什么错。失败是成功之母。”面对困难,李立宏一直是豁达的。
阅读养殖书籍,参加培训学校,请专家现场指导,她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土鸡养殖门道。“后来,精准扶贫政策出台后,我有了新的想法:光靠致富还不算富。既然有了这种养殖技术,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呢?”李立宏说。
于是,李立宏和村里一起成立了五营山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了散养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先进技术,打造了专业技术土鸡养殖基地。如果我们想让每个人都变得富有,我们仍然需要掌握技术。因此,他们的合作社也是村民的培训和实践培训基地。技术的普及犹如源头活水,“合作养殖基地农户”的商业模式在探索中逐渐成型。
同时,李立宏主动流转350多亩山区建立果木基地,普及苗木种植技术,按下荒山变金山的快进键。目前合作养殖规模超过1.5万头,每年屠宰公鸡2万只,种植经济果树3万多棵,年产值100多万元,实现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提供线索: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