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分红,被称为铁公鸡里的斗士的浪莎,本周发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雪崩。
浪莎股份是一只老股票。
自2016年12月被西藏聚朗科技挂牌,今年二季度持股比例增至19.84%以来,浪莎股份近三个月横盘在38元附近,9月25日仅有0.01秒的跌停。
10月20日,浪莎股份开始放量上涨。之后在45元附近又盘整了一个月,12月1日触及47.66元的阶段高点。
现阶段,浪莎股份经历了很多后期暴力,比如11月23日、27日、12月1日。只要经销商西藏聚浪愿意,浪莎可以浪出任何造型。
12月3日周一,浪莎股价突然暴跌,两次下跌。
最后3分钟,奇迹再次上演,浪莎股份在跌停板上被大单拉起,收盘下跌6.76%。全天成交额5.85亿元,是前一交易日的6倍多。
随后两个交易日,浪莎股价连续下跌。
龙虎榜显示,12月3日至6日,浪莎股份净卖出1.47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北京京诚大厦营业部卖出1.2亿元,成为暴跌的绝对主力。
这是浪莎股份两年多来首次出现在龙虎榜上。
西藏聚朗的股东为北京聚朗时代投资。几乎可以肯定,是西藏的巨浪在12月3日砸碎了这道菜。
多年来,浪莎股份一直徘徊在亏损线上。如果没有意外,浪莎股份的崩盘并没有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
浪莎股份由义乌——的翁冠荣、翁、翁荣迪三兄弟,华鼎股份的、丁、丁俊民三兄弟,同在义乌,相得益彰。
类似于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的剧情,翁氏兄弟早年卖的是带摇铃的袜子。
1995年,他们响应义乌市委、市政府“以贸促工、贸工联动”的号召,成立了义乌浪莎针织有限公司。
1996年,浪莎在央视打出了中国第一个袜子广告;
2002年,浪莎荣获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
名牌产品”。浪莎袜业号称世界最大,中国第一。
打开浪莎控股的首页,上面写的也是“专注袜业20年”,并称集团目标是:做世界袜王。
2006年7月,翁氏三兄弟成立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并在当年找了四川宜宾一个壳,将浪莎内衣打包上市,取名浪莎股份(600137)。
what?好好的袜业不上市,把刚成立的内衣公司扔给上市公司?
情况就是这样滴。
如图所示,浪莎股份主要是卖短裤的(其次是文胸和内衣),而且基本只在华东地区卖。
把丝袜藏在家里,把短裤扔给股民,这就是翁氏三兄弟的人品。
其实,不光浪莎股份经营惨淡,整个浪莎控股的日子也不好过——也就是说,即使老板想分红也没辙。
2016年前11个月,浪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纳税额不到3000万,排名义乌40位(梦娜38位),远不及浙商证券、中信证券义乌营业部的纳税额。
这么大企业,还是义乌民营企业第一股,就这么点纳税?传说浪莎老板被新上任的义乌市长林毅痛批。
浪莎股份为什么要拿内衣、而不是袜业上市?
这个问题,也可以问同在义乌的周晓光:为什么不把新光饰品拿去上市,而要将穷途末路的地产业务装入新光圆成?
君不见,A股主要有两个功能:
对老板,那是奥拓进去,奥迪出来——它是全球最大、最高效的造富机;
对散户,那是奥迪进去,奥拓出来——它是全球最大、最高效的绞肉机。
当香飘飘、娃哈哈们要上市的时候,基本是它们走下坡路的时候。
你有听说方太、农夫山泉要上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