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商报记者|夏萍
长乐就有这样一家公司,逆势收购了“世界第一”富邦,晋升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战略投资江苏海阳化纤,巩固了在全球尼龙行业的领先地位。拥有21家全资子公司,率先打通了上下游8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是沈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以产业链为纽带,上下延伸突破,让恒申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2020年8月,福建省工商联发布“2020年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榜单显示,沈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504.46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七。
18岁时,陈、走上了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并自筹资金在当地创办了第一家蚊帐厂。从那以后,他与纺织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30多年来,陈始终坚守在纺织生产第一线。他以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带领团队将一个小小的车间打造成集化工、化纤、新材料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企业集团,实现了基层产业的华丽转型。
沈恒生产线
恒申控股的创始人叫陈建龙。
一个现代化企业集团,并实现世界第一?
一根尼龙绳,带出长长产业链
1987年,在长乐土生土长的陈建龙办起蚊帐厂。2005 年,陈建龙进军科技化纤市场,8年间先后创建了力源、力恒、恒申、申远等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和成熟的生产工艺,全力打造生态化纤产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为解决国内己内酰胺供应严重短板的问题,2013年,陈建龙领导恒申集团成立了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引进国外高水平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建设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
2017年,申远年产 40 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第一条 20 万吨己内酰胺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恒申集团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锦纶产业链的全贯通,极大地降低福建省化纤纺织业的生产成本,甚至改变国内下游化纤纺织产业格局。

2018 年,恒申成功完成了与福邦特(原帝斯曼)的己内酰胺业务股权交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及硫酸铵供应商,并率先打通环己酮- 己内酰胺—聚合—纺丝—加弹—整经—织造—染整共8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至此,恒申从“草根工业”起步,一步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合纤科技生产基地、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集团。

着力技术创新,提升竞争优势
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恒申控股集团从容“出招”、表现抢眼,业绩、质量、研发领跑全球。这张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数字大脑”在做支撑。
“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方方面面都要创新。”如陈建龙所说,恒申集团强大的竞争优势源于方方面面的持续创新。
公司积极引进世界最先进设备及工艺,并努力消化、吸收,通过自己的创新研发,形成具有恒申特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

近年来,恒申不断加速数字赋能生产管理的转型创新。“国际先进同行已是在卖技术和服务了,对中国纺织企业来说,也必须要走这样的路,才能更好应对技术先进国家和成本更有优势地区产业竞争。”陈建龙说。
在集团的生产线和仓库间,可以看见丝车机器人通过不停接收4K边缘计算和5G快传技术发送的指令,有条不紊地来回穿梭,以此代替了成本高、效率低的人工劳动,节约了成本,产品良率大幅提升。陈建龙表示,公司还将持续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智能化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应用创新。

培育强劲产业链,成就中国“巴斯夫”
陈建龙的追求不仅限于纺织行业,他还有着更高的目标。在恒申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建龙的办公室,一张醒目的照片引人关注。
照片题头为:2020新申态恒申控股集团务虚会议。在这场会议之后恒申携手全球15家重要合作伙伴,与福州市长乐区、连江县签订10个重点产业项目组团投资协议,总投资达160亿元,项目涉及电子级化学品/特种气体、改性工程新材料、环保再生等多个领域。

陈建龙说,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旗下有200多家企业、8000多种产品,都是围绕产业链裂变出来的。恒申此次签约,就是对标巴斯夫,通过以商招商、延伸产业链,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恒申”的裂变。“我们将坚守实业,不断延链、壮链,把各种生产要素‘吃干榨尽’,做深做透,壮大产业集群。”陈建龙说。

未来恒申集团将创新“链式发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集团产值破千亿、市值破千亿、营销破千亿的“三个千亿”目标,争当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恒申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完整的原材料产业链引导和促进下游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并联手省内知名鞋材、服装终端厂家,打造属于福建的上下游产业联盟,推动福建纺织行业蓬勃发展。